“近幾年,憑借營養品板塊,門店活得比較愉快,這也是我的優勢所在。”
優樂寶貝的創始人秦嘉敏表示,營養品板塊如今占整個門店銷售額的40%。作為廣西母嬰醫養基地會長,秦嘉敏十分關注兒童營養健康問題,未來也將繼續擴大店里的營養品板塊。
優樂寶貝所在的南寧市是廣西唯一一座二線城市,2023年南寧市GDP突破5000億元,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母嬰消費水平強于廣西其他地區。
廣西優樂寶貝創始人秦嘉敏
曾有當地經銷商玩笑說“500家母嬰店可能有400多個老板”,這其實概括了南寧的母嬰店生態——缺少超大型母嬰連鎖店,主要以母嬰店夫妻店、小連鎖和區域性連鎖店為主。
所以,如何在小店林立的市場環境中,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是南寧單體母嬰店老板的必修課。秦嘉敏表示,“一定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勇于創新,擁抱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是未來的大趨勢。”
去接觸更新的理念,教育市場
2009年,秦嘉敏辭去原本待遇不錯的工作,在熟人的引導下踏入母嬰行業,轉年,第一家南寧門店正式開業。
可能與很多母嬰店主的經歷類似,秦嘉敏開店的初衷也是為了方便照顧自己的小孩。“當時我打算要小孩,所以希望可以對母嬰相關的事情更了解一些。”
2010年,國內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在隨后的5年里,母嬰市場規模翻了一番,突破兩萬億元。可以說,她的入行和開店都正好趕上了紅利期,所有與嬰幼兒相關的產品,奶粉、紙尿褲、奶瓶以及童車、童床等都非常的暢銷。
但解決了溫飽之后,下一步孩子的健康生長發育如何得到保障?于是,秦嘉敏將目光看向基礎營養素。“我更愿意走出去,接觸新鮮的事物和理念,然后花大量時間去沉淀自己。”在這個基礎上,對消費者科普,他們更愿意接受這些新的理念。
但在這個過程中,秦嘉敏也交了很多學費,客人不認同是常有的事情。“不是我錯了,也不是客人錯了,只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新舊理念在交錯碰撞。”
秦嘉敏回憶道,現在的寶媽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有意識給孩子補充DHA,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或者孩子吃了DHA眼睛像葡萄一樣,不吃有可能是個葡萄干。
但十多年前,店里的客人對DHA基本上沒有認知。所以,當她給客人推薦DHA,客人們會覺得這么小的孩子難道就要吃藥嗎?孕婦吃這個東西對身體沒有傷害嗎?大家對入口的東西特別謹慎。“取得客人的信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是南寧第一批普及健康調理的門店,在教育市場這方面,我們花費了很多心血,也付出了很多成本。”
疫情前縮店,少損失30萬
2023年,南寧市經濟向好,生產供給持續回升,民生福祉也更加的殷實。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南寧全市生產總值5469億元,若按照不變的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作為廣西的省會城市,南寧母嬰群體的消費水平雖然相比其他發達省份較弱,但高于廣西其他任何地區。
向好的經濟發展使南寧成為數百家母嬰店的溫床,現在僅秦嘉敏門店所在的小區中,就有十多家門店。“以前,一個商超里,全都是母嬰柜臺,我也恨不得在南寧市每個區都開一些門店。”
但隨著消費環境的改變,秦嘉敏等母嬰人也逐漸意識到門店數量并不是行業的制勝點。
“到店率每一天都在減少。以前,我在門店從早到晚的給顧客講解產品,但現在跟客人之間的交流更多其實發生在線上。”但到店率下降并不意味著客人不要產品,而是需要通過一種更加便捷的方式送貨上門,即“即時配送”。
看到這些趨勢,2019年,秦嘉敏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縮店”,從原先多家門店縮到現在的1家。把門店的房租、人工費等成本轉換成給客人送貨的成本。
一開始,門店通過南寧當地的配送程序“達達送貨”給客人送貨上門,在2019年的時候同城就可以實現1小時內送貨上門。現在,即時配送已經逐漸走上一套標準化程序,在社區范圍內,安排店員送貨上門,遠一些則通過同城配送。
2019年,國內新出生人口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4年的時間里,新出生人口量減少了將近一半。同時,消費降級趨勢愈發明顯,各大廠商逐漸朝向電商鋪貨。各方“洪水猛獸”襲來,“縮店”成為當今大部分母嬰人不得不妥協的生存之道。
“我很幸運”,秦嘉敏在描述自己的超前“縮店”策略時如此形容,“疫情對母嬰行業的沖擊很大,僅現在這個門店當時就歇業了2個半月,損失嚴重。如果2019年沒有‘縮店’的話,至少要丟掉30萬。”
深耕線上,私域運營建立強用戶粘性
縮店之后,秦嘉敏開始深耕線上。“2020年,我開始花心思做私域社群,線上成本低且效率高,有三分之一的客人,我從未見過。”現在,店里的高級會員有300多人,人均年消費高達幾十萬,普通會員有200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
其實對很多母嬰店來說,擁有一定規模的會員量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將會員社群變得活躍。在交談中,秦嘉敏的會員社群不間斷的傳來新消息的提示音。“跟客人相處就像談戀愛一樣,如果不聊天,怎么會有情感交集”,秦嘉敏說道,“我把自己定位成客人品質生活的‘挖掘機’。”
筆者也在店里看到,除了常規的母嬰用品奶粉、紙尿褲、營養品等,兒童玩具擺了滿滿一排貨架,門口還有搖搖車和各種兒童零食。所以,優樂寶貝不僅僅是一個母嬰店,也是社區兒童的“樂園”。
實際上,門店的品類豐富度遠不止視線所及,還有很多“隱藏品”。去年,秦嘉敏把童裝板塊重新撿起來,但不作為常駐品。在一個季度里,通過與代理商合作,限時上新1-2場服裝年品節活動,配合社群宣傳,只限額售賣2-3千的貨量。“我發現,很多品類定期返場,其實銷量比常駐的好。客人也覺得新奇,不僅接受度很高,還會提高粘性。”
在這個邏輯下,只要是生活需要的,又不影響店內銷售的產品,秦嘉敏都會去“挖掘”,包括季節棉品、涼席、夏涼被、墨鏡等,在社群中不定期上新購買鏈接。筆者也在店門口看到,整齊堆放了很多袋子,據表示,這些都是客人的在私域社群中購買產品。在2022年,僅口罩單品的購買量就超過了16.8萬個。
私域運營不僅可以作為一種盈利方式,也是維護客戶關系的一個重要抓手。秦嘉敏表示,之所以能與用戶建立十分強的粘性,私域運營功不可沒,“當客人發現,無論她需要什么,我都能滿足她時,她就離不開我了。”
但穩固老客是遠遠不夠的,也要不斷吸收新的客人。“我曾把奶粉、紙尿褲、服裝等基礎板塊丟掉了,但現在都給撿回來了,因為我意識到不太可能讓一個新客第一次到店就說‘老板你幫我調理一下’,”秦嘉敏說道,“人口紅利期已經過了,新客只有成為老客,才會成為調理品的客人。”
“營養調理的本質是信任關系,我和我的客人們都處成了朋友,他們有一點頭疼腦熱,第一時間會先來咨詢我,”秦嘉敏表示,“我覺得社區調理型門店有時候扮演的角色和社區醫院重合了,我們會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綠色療法,對客人來說也更加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