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財經
東方集團的雷終于炸了,但民生銀行懸著的心也徹底死了。
3月16日晚間,東方集團披露,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明,2020年至2023年,東方集團通過虛假銷售業務虛增營業收入超161億元,連續四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證監會擬決定對東方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公司處以1000萬元罰款。東方集團實控人張宏偉、董事長孫明濤分別被罰1000萬元、500萬元,且均被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東方集團表示,如根據正式的處罰決定書結論,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或將被終止上市……
此消息一出,不只是東方集團的投資者們坐不住了,就連民生銀行的萬千股民也是哀聲一片。
畢竟,此前泛海系爆雷的陰影,還沒有散去,但現在民生銀行的另一家重要股東——東方集團,又出了這檔子事兒。
更難受的是,截止到去年年上半年,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在民生銀行及附屬公司的貸款余額還有74.04億元。至于現在,東方集團持有的民生銀行12.8億股中,12.7億股已經被質押。其中,11.63億股還被司法標記,1.17億股被凍結。
也就是說,即便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民生銀行恐怕也難以優先受償。
這讓投資者們怎么能不心疼難受呢?
股東任性,民生銀行如何避免淪為人情局?
此次東方集團的爆雷,算是又一次把民生銀行的內部股權結構、關聯交易貸款等問題給炸了出來。
大家都知道,民生銀行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國內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發起并設立的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在成立之時,民生銀行的創始股東就有59家,整個股權結構極為分散。直到后來,新希望集團、泛海集團、東方集團逐漸成了民生銀行的重要股東,對應的實控人劉永好、盧志強和張宏偉們,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穩坐民生銀行董事或副董事長的寶座。
不過直到現在,民生銀行也依然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那么在此背景下,作為股東+高管雙重身份的東方集團實控人們,在民生銀行內部的影響力無疑是非常大的。
這個影響有多大呢?有投資者注意到,在去年6月26日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的前夕,東方集團就已經被曝出合計逾16億元資金被卡在集團財務公司。
隨后,東方集團還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但即便如此,東方集團的張宏偉卻再次當選上了民生銀行的副董事長。
隨后,面對東方集團曝出的流動性問題,多家銀行都選擇了提前起訴,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比如去年9月,因東方集團于2024年7月進入預重整程序,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對東方集團提起訴訟,要求提前收回授信額度內向東方集團已發放的借款本金10.92億元及逾期利息。今年2月8日,東方集團被判提前歸還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10.92億元借款本金及利息。
但是作為東方集團的“貸款大戶”,也是最應該知悉東方集團真實情況的民生銀行,卻遲遲不見動靜。
甚至在同期9月份,東方集團還公告稱,因日常經營融資需要,公司及子公司北京大成飯店有限公司與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簽署貸款續作相關協議,對應流動資金貸款及其他中長期貸款金額合計51.52億元。
再加上過去民生銀行和大股東們一直居高不下的關聯貸款,也難怪現在投資市場不時有聲音傳出:民生銀行已經失去了決策獨立性,淪為了大股東們的“提款機”。
截止到2023年末,民生銀行與其主要股東及關聯企業的關聯交易貸款總額,達到了驚人的501.01億元。
包括中國泛??毓杉瘓F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貸款余額187.26億元,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貸款余額112.2億元,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貸款余額95.99億元等等。
之所以重點提這三家,是因為其關聯貸款規模最大,同時還都實現了近乎全部的股份質押。
然后在經歷了泛海系的爆雷后,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民生銀行的主要關聯交易貸款只剩下276.91億元。
其中,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的貸款余額為人民幣74.04億元。
結果沒想到,民生銀行對泛海系的討債劇本還沒結束,但東方集團卻又爆出了財務造假的風波。這放到資本市場上,妥妥的戴維斯雙殺了……
瞄準中小業務,王曉永們努力“縫補”民生銀行?
當然,股東們的亂象是民生銀行設計機制中的深層問題,這個暫時有點無解。
所以,現在以行長王曉永為代表的新一屆業務管理層,能主動做的就是:在面對銀行業息差不斷收窄的背景下,盡快幫助民生銀行走出房地產陰影,找到一條新的業務轉型發力方向。
為啥這么說呢?前邊提到,民生銀行最輝煌的時刻是在2014年之前發力小微金融、小區金融的時候。
所以才有了時任民生銀行行長洪崎的那句:“銀行利潤太高了,我們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不過后來,當“功臣”董文標離任,由洪崎接管了民生銀行董事長職位后,其卻又盯上了消費金融及財富管理領域領域,更具體點就是房地產方面,開始激進追逐高增長和高息資產。
結果,踩雷恒大或許就已經詮釋了一切。
據恒大2020年年報,在恒大列出的主要往來銀行中,民生銀行排在首位。
或許是受此影響,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民生銀行的利潤大幅下滑了36%,這是該行年度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期不良貸款總額700.49億元,增幅28.69%;不良貸款率為1.82%,比上年末上升0.26個百分點。
直到現在,民生銀行對恒大的風險處置仍在繼續。
2023年12月26日,民生銀行表示:恒大集團出現風險以來,本行全面排查存量項目,通過加強項目管控、追加風險緩釋措施,風險敞口逐年下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后續本行將……通過推進銷售回款、項目轉讓、訴訟清收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壓降風險敞口等等。
不過遺憾的是,哪怕現在民生銀行的資產質量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向好趨勢。2022年——2024年上半年,其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8%、1.48%和1.47%。
但是仔細來看,2023年民生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總額為170.38億元,同比增加14.93億元。不良率4.92%,較2022年又上升了0.64個百分點。
去年上半年,民生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為180.07億元,不良率為5.29%,始終居高不下。
如此一來,清除房地產壞賬,自然就是民生銀行未來的重中之重。
整體來看,不同管理層的戰略主張,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著民生銀行未來的發展走向。所以,這才有了現在外界對新行長王曉永的期望和高要求。
在這方面,民生銀行于去年上半年重新提出了:把中小業務作為公司條線“一號工程”的目標。
怎么評價這一轉型選擇呢?答案是喜憂參半。
一方面喜的是,從新晉“白馬股”江蘇銀行的表現來看,小微、零售和大公司業務長期保持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均衡的結構確實為其帶來了良好的抗周期性能力。
相對應的去年上半年,民生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余額為9042.3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36%;中小企業授信客戶數32923戶,比上年末增長16.78%。同時,戰略客戶供應鏈業務余額為1440.46億元,戰略客戶核心企業1718戶,比上年末增長280戶,整體都實現了非常不錯的增長。
但另一方面“憂”的是,現在服務小微企業,已經成了不少銀行人手一件的大路貨,所以想要真正做好小微業務也并不容易。畢竟,小微企業的生存周期短,經營風險高等各種客觀因素,都使得銀行小微業務要面臨著很大的風險控制難度。
可偏偏現在民生銀行的內部風控管理又相對薄弱,如果強行加碼擴張的話,無疑為其埋下了新的資產質量隱患。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民生銀行的刀口向內有多困難,但如果想要重返過去的高光時刻,都離不開一場從里到外的大變革、大修整。這或許才是新行長王曉永未來任上最應該做的一件事……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