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生意“難做”,很多公司的苦惱都難以掩蓋。
上半年,一個“中國軟件行業全軍覆沒”的帖子引發熱烈討論,評論竟是贊同的居多。那些以實現上市為目標的SaaS公司,或者已經上市的、主營業務為To B的企業,其整體的業績狀況總是讓人一聲嘆息。
這種背景下,行業早已不復前兩年高峰期的狀態,已鮮有人熱衷去討論某個細分賽道還有多少機會。如今,大家更希望找到一條路徑能讓自己生存的更好、更穩定。
對于當前行業發展及SaaS的未來趨勢,松果財經有幸邀請到了低代碼頭部廠商——奧哲的創始人兼CEO徐平俊,進行了深度對話。在談及上述問題時,他給出了一個很有深意的答案: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平臺才能持久發展。
奧哲旗下面向中小企業業務數字化一站式平臺——氚云,做到了整個SaaS行業都渴求的一些成績:盈利,相對穩健地增長,高續約率。
這些在行業高峰期都很少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的特質,反而在此刻成為了氚云的功勛章。原因并不復雜,僅僅是上面那句話而已。
在行業普遍吶喊“客戶第一”的口號之時,氚云選擇躬身入局行業,和中小企業客戶真正肩并肩,從0開始陪伴中小企業走完數字化的全過程。
這不禁讓人感慨,即便是開卷考試,也總有人會把題答得更漂亮。
在困局中求解 氚云做到了
首先,來看看氚云的成績單:
2024年上半年,氚云的整體業績同比增長超過20%,在釘釘的兩大促銷活動中均穩居銷量榜首。企微渠道上半年業績已經超過去年一整年。更為亮眼的是,在整體業績貢獻中,自有流量占比超過30%,而這個比例在兩年前還是0。
有這份成績傍身,氚云就像“別人家的孩子”,大環境再不好,只需要站在這里,就能打消那些“SaaS在中國行不通”的質疑。
這對于當前內卷卻又卷不出答案的行業來說,是莫大的士氣來源:
智能音視頻APaaS服務商七牛云去年經調整虧損1.16億元,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去年虧損4.9億元,慧算賬、百望云、北森、云學堂、邁富時,甚至資歷更老的、在To B賽道闖蕩已久的金蝶、用友,都逃不出虧損的怪圈。
現在,國內光是排隊等待IPO的SaaS企業就已經超過了10家,它們大多急需一個融資機會,為自己“補血”。
不是行業不努力,只是除了一邊把希望寄托在未來的規模效應,一邊用大筆銷售費用換“虧損式增長”,它們始終無法看清出路所在。
而這,恰恰是氚云商業化成功的要點所在——關注行業、洞察客戶、內省自己,力求做出最有價值的決策。先為客戶帶來價值,隨后再實現商業化的靜水流深。
時鐘撥回2022年,這一年堪稱 SaaS 行業的 “崩塌之年”。在疫情的頭兩年,全球SaaS熱潮爆發,資金涌入,并以極大的熱情給予賽道高額估值。
在資本的推動下,部分廠商出現了過度擴張的情況,或是加速擠進特定賽道,急于將未經充分驗證的產品推向市場。抄襲、模仿、借鑒幾乎已經成為SaaS行業的常態,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產品同質化問題的加劇。
部分廠商由于缺乏行業積累沉淀,難以把握客戶的深層次需求,在產品上市后,即使“相貌”看似符合需求,也可能因為在深度應用上的不足而受阻。
由于產品成熟度低,廠商不得不將大量支持服務工作后置,直接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從而影響產品的長期市場口碑和商業表現。
彼時,整個行業的流量極為充沛,已經在釘釘占據多年全品類銷售第一的氚云,未曾考慮參與無效內卷,而是堅定選擇做深產品,做寬渠道。
徐平俊表示,氚云自研發起,就肩負著為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使命。
因此,自2022年起,為了更好地滿足更廣泛客戶群體需求,氚云實施多平臺發展戰略,開展自有流量布局,并在同年末,于企微正式上線。如今的增長,有一部分就要歸功于當初的定見。
而在夯實了多平臺的優勢之后,氚云也敏銳地感知到,隨著流量退潮,服務的轉化難度在放大。徐平俊向我們闡述,這兩年,中小型企業愈發注重成本效益,對數字化的理解也日益深入,著重通過數字化解決企業精細化經營問題。
對氚云來說,要做的是匹配好這種認知進化,用精細化運營推動商業化成效提升。
“平臺也在積極推動運營的精細化,例如釘釘在商機分配上主推的行業網格化算法,去匹配精準客戶給到行業能力強、轉化率高的產品;企微則聚焦轉化鏈路與工具的深度優化,幫助ISV提高商機轉化效率。氚云多年一直堅持全鏈路精細化運營,從商機的獲取挖掘,到訂單的生成,再到服務的支持以及續費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最優,助力業務持續增長。”徐平俊補充道。
這看起來只是運營策略的描述,實際上卻包含了氚云對平臺業務流程和企業特點的理解。
吃透市場 先要理解中小企業客戶
SaaS賽道,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玩家很多。然而強調客戶需求很容易,真正服務好中小企業卻很難。因為很多時候,他們的需求只以表象呈現,具體的實現邏輯,所需的工具和服務,則需要從頭開始思考。
有的企業只想要一份營業報表,有的則想盤點物料、安排工單、高效質檢。同時,執行這些任務的門檻絕對不能太高,否則公司里很可能缺乏相應的人去執行。
這是讓行業長期比較頭疼的一個點。大型企業往往信息化建設基礎較好,有明確的數字化整體規劃,所以行業也總是傾向于大B端客戶。
然而,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幾乎都是從業務一線“長”出來的:在實際業務中遇到具體需求,開始涉足數字化,并從一個領域向內延伸,一點點完成轉型。起步難,拓展也難。
這就給SaaS服務商出了一道難題。徐平俊的總結是,單一系統的采購往往伴隨著系統間協同的難題、生產需求變化引發的系統調整需求,以及多系統維護的高昂成本,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人力與成本上都是難以承受的。
而在業務實踐中,這一問題在工程和制造等特定行業的中小企業尤為突出,它們本就有限的利潤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數字化投入,這明顯偏離了數字化轉型的初衷和目標。
解法到底何在?經過氚云對大量客戶的現場調研、訪談、分析,一條更清晰的思路浮出了水面:正如前文所述,抓底層邏輯,將產品能力做深。
通過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產品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從簡單到復雜的應用需求,幫助中小企業構建“后業務場景”閉環能力,確保每一個個性化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滿足。
用徐平俊的話說:“只有當產品能力的深度達到一定水平時,才能滿足中小企業多場景下的需求,進而形成行業解決方案。產品能力的深度直接決定了平臺能夠構建何種類型的應用。平臺上的封裝模塊數量越多、數據模型越豐富和精細,用戶在面對復雜和個性化場景時的需求就越容易得到滿足。氚云不僅可以快速匹配企業構建系統的需求,還能夠滿足未來企業深度應用后的潛在需求。只有兼顧了敏捷性和可拓展性,才能在商業化的道路行穩致遠。”
那么,一站式產品的深度該如何體現呢?在氚云的一個具體用例中,我們也找到了依據。
世嘉科技是攝像頭模組供應鏈上的一家特色企業,它服務于中興、三星、傳音、格力等手機和家電品牌,具備制造業客戶的典型特征:
業務涵蓋設計、制造、銷售,需要使用OA、MES等多種系統,原互通性不佳;總部在深圳,制造基地卻在贛州,跨地區辦公造成數據和決策溝通不暢;產能有明確計劃,存在大量有規律的生產活動,可執行數字化標準化的優化。
在氚云提供支持的解決方案中,世嘉科技的一站式應用邏輯非常清晰:
首先通過氚云零代碼能力,采用表單搭建了一套符合SN編碼的規則庫,并配置多重審批流程,實現了自動關聯規則。在生產過程中,一旦需要下達鐳射工單,僅需檢索相應的產品型號,系統便會自動填充SN碼信息。
在此基礎上,基于低代碼多層級關聯表單搭建的標準化的質量檢查流程,當產品抽檢發生質量問題時候,可通過SN碼追溯到具體的生產批次、生產日期、原材料供應商等信息,便于快速定位問題,有效降低不良率及產品召回的風險。
在營業報表可視化方面,訂單數據一旦錄入氚云后,系統將自動與BOM表進行關聯。管理層只需輸入產品型號,即可查看系統自動生成的物料用量報表,為后續的生產決策提供支持。
隨著產品使用加深,系統還更進一步地通過氚云集成外部能力及外部數據,無縫連接外部系統,實現能力和數據互通,將整個業務后場景串聯起來。
世嘉科技正是利用氚云搭建了一套MES簡易系統,通過構建Web Service,打通第三方MES系統,實現了從工單下達、車間生產、產品首檢、產品抽檢等生產過程每個環節的可視化和可追溯。
細致入微,這是我們在透視氚云一站式產品后的第一感覺。每一個模塊、模板都具有極高可用性,以至于氚云的一家服務商——慧致造,把用氚云搭建的一個ERP應用上架到釘釘平臺后,該應用長期穩居釘釘制造行業ERP銷售榜第一。
可見,對中小企業來說,這種一站式產品,大大降低了上馬數字化的難度和成本。
在一站式產品深度能力的支持下,氚云進一步執行了行業化戰略,真正以具體行業中的中小企業的視角,為它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更多途徑,同時塑造了自身的增長。
數字化的長期主義
陪跑,在To B領域是個高頻詞匯。然而,不同企業對陪跑的不同理解,影響了它們不同的命運。對氚云來說,陪跑不僅僅是把一站式產品做好,更是從“在旁指導”,到“下地干活”。
徐平俊介紹,氚云也是一家技術出身的企業。在2021年左右深入行業一線的過程中,氚云發現,中小企業在數字化方面的認識存在障礙。由于人才和體系缺乏,很多企業甚至不理解什么是系統,具備專業懂行之人的企業所占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二十。
于是,彼時的氚云迎來了一個核心任務:幫助客戶系統成功上線并投入使用,讓客戶真切體驗到產品價值為目的。
一站式產品本身已經有了強大的需求滿足能力,而氚云進一步挖掘中小企業的業務場景,提供精品化的方案模板和培訓,在幫助企業一起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去落實“系統成功”的目標,讓數字化先在最關鍵的場景跑起來,形成生產力。
到2022年底,氚云便實現了整體上線率90%、續約率70%的驚艷成績。而這份成績,其實就透露了低代碼甚至整個SaaS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壁壘的起源——服務力。
徐平俊提到,2023年的一個核心轉變就是,氚云要保證上線的活躍,堅定走行業化服務道路,幫助客戶從系統成功到業務的全面成功。
他強調,如果說前期所做的客戶工作是幫他們快速上線通用模板,那么從去年起,氚云的工作重心已轉向為滿足不同客戶及各行業特定需求,制定并總結出具有針對性的行業模板及解決方案。對癥下藥,才能真正讓產品兌現業務價值。
整個過程中,氚云的渠道力同樣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得到了升級。其背景正是前文提到的流量的變化。
起初,服務商只需要把握住平臺流量的紅利期,便能輕易收獲不少的商機。然而時過境遷,當平臺新增流量走向枯竭,在商機-訂單-服務-續費這個流程中,商機不再唾手可得,服務商必須深入企業價值鏈,才能尋求新的突破。
“只有堅定走行業化,在每個細分的行業跟客戶有更直接的語言,更直接的方案,能夠快速解決他的問題,那才能提升商業化的效率,拓展商業化的版圖。”徐平俊說。因此,服務商們也紛紛加入到這一趨勢中。
此時,眾多服務商擁有傳統的數字化渠道優勢,卻缺乏合適的產品。氚云通過與這些服務商深度合作,共同推出20+行業解決方案、200+模板,服務商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開發,甚至像慧致造一樣直接上架成熟產品。在工程、制造等重點領域,都涌現了許多成果。
而又像基于一站式產品開展的客戶成功方法論一樣,氚云也為服務商準備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完善的培訓體系,專項市場活動支持,商機、轉化過程、訂單、工單、服務全流程的數字化系統基建支持,最終與本地化網絡建設融合,為服務商項目交付提供有力支撐。
可見,成功的邏輯都是相似的。從多平臺發展,到產品力的深化,再到行業深耕,以及渠道力的建設,邏輯線得到了收束,一切方法也形成了閉環。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氚云,也是行業里穿越周期、堅持精細化運營,保持領先的生動案例。
面向未來,徐平俊指出,中小企業將構建開放協同體系,數據驅動將成為業務優化的關鍵,而AI技術將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他提到,這些技術在大型企業中已取得顯著成效,其旗下奧哲·云樞已成功進行廣泛應用及實踐,氚云未來將聚焦這些核心方向,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
焦慮嗎?對現狀時刻保持耳聰目明,有業務迭代的目標和計劃,就不會掉進焦慮的陷阱。而如果能把這些計劃落到實處,則會自然推動商業化的進步,水到渠成。
所以,當SaaS行業深陷虧損、內卷的“中式焦慮”時,不妨看看氚云如何開放胸懷、腳踏實地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陪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行業低谷期依舊堅韌的氚云,未來仍會為行業扛起最醒目的旗幟,踏步向前。
來源:松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