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恩股份(002838.SZ)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斯特”)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300萬元。本次收購完成后,博斯特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同日,公司與持有博斯特100%股權的瞿建華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
有市場人士表示,此次收購標志著道恩股份在線纜領域實現戰略深化,通過縱向技術協同與橫向市場延伸雙向賦能,既鞏固現有業務的技術護城河,又精準切入高成長性細分賽道,推動公司深度踐行高質量發展路徑。
聚焦機器人、新能源等新興賽道,技術勢能疊加加速產業升級
道恩股份作為國內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的領軍者,憑借“塑化改性+動態硫化+酯化合成+氫化反應”四大技術平臺,已在熱塑性彈性體、改性塑料等核心領域建立起顯著優勢。目前其自主研發的TPV、HNBR、DVA、PETG、PCTG等產品不僅打破國際壟斷,更在汽車、家電等傳統主戰場實現規?;瘧?,尤其是斬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TPV產品,連續多年保持國內產能第一的領先地位。面對新能源與智能制造浪潮,這家技術驅動型企業正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尋找新增長極。與博斯特的戰略合作,正是其向線纜材料藍海市場落下的關鍵一子。
博斯特的行業積淀是道恩股份破局的關鍵抓手。博斯特作為電纜絕緣材料專業制造商,旗下產品包括3kV及以下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10kV及以下硅烷交聯聚乙烯架空絕緣料等。近年來線纜行業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預計2024年中國電線電纜市場規模將達到1.34萬億元,2024-2025年市場規模預期增速將分別達5.8%、4.5%。道恩股份通過本次合作,將自身高分子材料研發優勢與博斯特的技術經驗深度融合,快速切入這片技術門檻高、增長潛力大的細分市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雙方的協同效應有望延伸至更前沿的領域。目前道恩股份在機器人仿真皮膚用彈性體材料領域的技術突破,有望結合博斯特的高性能電纜料技術,開發出耐彎折的工業機器人柔性線纜解決方案;而在新能源賽道,博斯特的海底電纜材料技術也有望與道恩股份的儲能系統布局形成聯動,共同拓展海上風電市場。值得關注的是,道恩股份已儲備的器械改性材料技術,如機器人手臂用尼龍合金材料,也在為未來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提前構筑技術護城河。
這場跨界聯合不僅強化了道恩股份在傳統領域的優勢,更通過技術嫁接有望打開機器人、新能源等高端應用場景,使得道恩股份“彈性體+”的產業版圖向新興領域穩步擴張,長期發展可期。
技術協同鍛造創新引擎,電纜材料升維破局國產替代
道恩股份與博斯特的戰略協同將實現高分子材料與線纜技術的深度融合,雙方技術優勢的互補效應為突破行業技術壁壘提供了全新路徑。在整合博斯特的線纜材料研發體系后,道恩股份正著力構建覆蓋硅烷交聯材料耐電痕性提升、薄壁化創新、中高壓柔性電纜料開發以及無鹵阻燃TPU制備等完整技術矩陣。
尤其面對當前線纜行業面臨的傳統材料性能瓶頸,柔性電纜料受限于EPDM及軟質PVC材料30KV以下耐壓水平,而交聯聚乙烯制備的中高壓電纜存在剛性過強、抗疲勞性不足的缺陷。道恩股份創新研發的彈性體類超潔凈中高壓柔性電纜料,通過融合硫化橡膠的柔韌特性與交聯聚乙烯的耐高壓優勢,成功破解了35KV以上工況對材料剛柔平衡的嚴苛要求。未來更有望在風電控制電纜、船舶、碼頭和海洋工程、鐵路和交通、汽車高壓線甚至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
此外在高端TPU電纜料領域,道恩股份正依托雙方聯合技術平臺實現雙重突破。其自主研發的TPU電纜護套材料不僅具備耐磨耐油、抗撕裂等基礎性能優勢,更在低溫條件中保持優異柔韌性,已成功應用于自動化設備及特殊工況場景。針對長期被國際化工巨頭壟斷的無鹵阻燃TPU電纜料,道恩股份整合TPU合成技術與電纜料配方設計的雙重研發力量,著力攻克工藝窗口狹窄、材料穩定性不足等技術痛點,計劃通過24個月的系統性技術攻關,打造高質量解決方案。這種跨領域技術團隊的深度協作,標志著我國在電纜料領域正向產業鏈高端環節加速攀升。
本次戰略收購構建了道恩股份從高分子材料研發到特種電纜應用全鏈條的技術閉環,通過深度整合雙方技術優勢及市場資源,公司將進一步增強在新能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綜合競爭力。這一布局不僅加速推動線纜材料國產化替代進程,也為道恩股份在高端材料市場構建差異化優勢注入新動能,為持續引領行業創新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