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文|飛魚
全文共計|2617字
近年來,隨著國內寵物經濟的崛起,寵物服務行業逐漸成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市場。然而,在這一看似繁榮的市場背后,卻隱藏著諸多挑戰與困境。
繼知名寵物品牌極寵家宣布關閉多家門店后,另一寵物服務品牌寵物家近期也被爆出現關店潮。
在今年10月,極寵家的江寧店、蘇州店以及仙林店均停止營業。據工作人員透露,極寵家未來或將不再開設線下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江寧店曾被譽為“亞洲最大的寵物店”,其停業無疑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近日,寵物家也遭遇了關店潮的困擾。據《消費者報道》稱,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反映,他們在家附近或樓下剛充值不久的寵物家門店突然關門。
《消費者報道》記者向寵物家工作人員求證后得知,寵物家目前在深圳已有大約13家門店關閉,同時北京地區也有約十家門店停止了運營。
據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所接獲的通知是這些店鋪因房屋租賃合同到期而無法在原址繼續經營,且尚未收到遷移至新址重新開業的通知。但這一解釋并未能平息消費者的不滿和擔憂。不少客戶紛紛選擇不續卡,并力求盡快用完卡內余額。
1
資本助力,
門店數量實現從30多到200+的飛躍
公開信息顯示,寵物家是北京昊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李強從廣告行業跨界寵物洗美服務這一細分領域。
通過寵物家小程序可了解到,該品牌提供的服務范圍廣泛,包括基礎護理、潔牙、護毛、驅蟲除螨、健膚藥浴等多個方面,且每個服務類別下都設有不同的價格層次。
圖片截自“寵物家”小程序
相較于其他傳統寵物店,寵物家有著諸多獨特之處。
例如,它舍棄了寄養和活體銷售這兩項可能增加盈利的業務,專注于寵物服務領域。在OTO經濟盛行之時,寵物家放棄了上門洗護服務,而是堅守線下服務。同時,它還拒絕了加盟模式,堅持直營經營。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寵物家成功完成了包括天使輪、Pre-A輪、A輪等在內的9輪融資。
圖片截自企查查
其中,最近的一次融資發生在2023年8月,由博信基金領投的C+輪融資,這也充分說明了寵物家在資本市場上曾受到的高度關注。
得益于資本的助力,寵物家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從2020年至2022年,其門店數量從30多家迅速擴張至近200家,全國門店數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19%,寵物服務量的年復合增長率也達到了123%。
2
專業護理美容師團隊多為速成班學員,
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隨著寵物家門店數量的激增,一系列消費者投訴也隨之而來。
在黑貓投訴平臺及小紅書等社交網絡上,可以看到,多位消費者對寵物家有過投訴,內容涵蓋服務態度差、霸王條款不退款、以及美容過程中因失誤導致寵物受傷等問題。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黑貓投訴平臺10月份的一則投訴中,消費者反映寵物家美容師在美容過程中失誤,竟然用剪刀剪傷了寵物,導致寵物需要縫針四針。
然而,面對如此嚴重的失誤,寵物家負責人并未第一時間與消費者聯系,美容師及店鋪負責人也始終未主動溝通并提供補償。目前,該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仍處于處理中狀態。
圖片截自黑貓投訴
《消費者報道》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寵物家所標榜的“專業護理美容師團隊”實際上多由速成班學員組成。入職時無需具備從業經驗和相關證書,僅需通過寵物家內部培訓流程,新人便可在一周內上手洗護工作,一個月內掌握美容技能。
小紅書網友的評論也印證了這一點,他們指出寵物家對員工的學歷要求不高,只要參加面試幾乎都能被錄用,隨后再通過培訓即可直接上崗。
圖片截自小紅書
這導致了洗護美容師隊伍的質量參差不齊,業務水平和服務態度頻頻受到消費者質疑。
有網友甚至表示已在與寵物家進行勞動仲裁,并曬出了仲裁證明。在這些帖子的評論區,有員工透露寵物家的人員流動性較大。
圖片截自小紅書
然而,寵物家創始人李強在接受《挑戰者創投》采訪時曾表示,寵物家把服務品質當作生命線去守護。但從目前的消費者投訴和員工維權情況來看,這句話似乎有待商榷。
3
內部管理不當,
漲價引消費者不滿
對于此次關店潮,《消費者報道》采訪的幾位前員工不約而同地談到內部管理問題,具體涵蓋了人員和時間安排不合理、頻繁扣錢、加班等問題。
也有觀點認為,寵物家當前面臨的關店潮其實早有端倪可尋。
作為一個大型連鎖品牌,其強調的強運營和統一標準化,每一個詞匯背后都意味著巨大的投入與消耗。事實上,在今年7月份,寵物家全國范圍內的門店就已經對現有收費標準進行了調整。
客服對此的解釋是,由于水電、人工、物料等成本上漲,導致門店運營成本增加。然而,對于突如其來的漲價,不少消費者表達了不滿。
圖片截自小紅書
究其原因,不少商家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提升競爭力,選擇了低價策略,長時間向消費者提供低價服務。消費者享受了過長時間的低價服務,消費心智已然發生改變,突然提價勢必會引發消費者的不滿和抵觸情緒。
4
電商直播的沖擊與低價促銷戰:
寵物服務行業的困境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寵物店出現關店的情況。極寵家、寵物家關店潮只是寵物服務行業困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商和直播等新興業態迅速崛起,它們憑借便捷性、價格優勢以及豐富的產品選擇,極大地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嚴重沖擊了線下零售業的客流量。
與此同時,寵物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日益白熱化,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一些競爭對手不惜采取低價促銷策略,甚至是以虧本為代價進行運營。
這種非理性的競爭方式,長期來看,不僅會導致自身的寵物店陷入財務困境,入不敷出,難以為繼。更會對整個寵物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它可能引發價格戰,破壞行業的正常利潤水平。此外,消費者長期受低價策略的影響,一旦價格突然上調,勢必會引發其強烈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寵物店為了維持自身的利潤空間,往往只能以降低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為代價,最終損害的還是消費者的利益。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與個性化趨勢,也是眾多連鎖寵物店面臨的一個困境。
消費者對寵物服務的需求也日益豐富多樣,從基礎的美容、寄養到高端的訓練、健康管理等,不一而足。若寵物店未能及時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服務或優化現有服務,導致一部分消費者轉向了那些更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寵物店。
在極寵家和寵物家相繼遭遇關店潮的背景下,寵物服務行業也需要反思。
首先,加強內部管理,優化人員配置和時間安排,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和互動,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項目和流程。
此外,還可以考慮拓展線上渠道和多元化服務,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總之,寵物服務行業的關店潮并非偶然現象,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對這一困境,品牌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積極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挑戰和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寵物和寵物主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資料
消費者報道:《貓狗的“洗剪吹”生意也不好做 寵物家被爆現關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