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文|飛魚全文共計|3308字
得益于人們對寵物價值的進一步認可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我國寵物市場經濟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達5928億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1500億元。
向好的市場趨勢使得各大巨頭紛紛跨界布局寵物賽道,試圖在這個充滿潛力的領域分得一杯羹。
然而,市場的繁榮并不意味著每個參與者都能獲得成功。有的企業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成功地在寵物市場中站穩了腳跟。有的企業則曇花一現,短暫閃耀后便黯然退場。
1
小米、松下等紛紛進軍寵物電器,
為何美的卻選擇退出?
?
近日,美的集團旗下全資寵物電器公司浙江美新寵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
然而這一舉動并非突如其來。早在2023年的時候,便傳出美的將退出寵物業務的消息,其官方旗艦店宣布閉店,如今僅在家用電器官方旗艦店附帶銷售少量寵物款電器。
追溯過往,美的早于京東平臺設立了寵物用品旗艦店,推出了包括寵物飲水機、空氣凈化器等系列寵物電器產品。
特別是在2021年,美的進一步加大了對寵物市場的投入,不僅推出了“貓有引力”與“FluffyFloppy”兩大寵物品牌,更成立了美新寵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力布局并進軍寵物市場。
然而,從2021年的風頭無限到2023年的旗艦店關閉,美的在寵物市場的足跡僅存在了短短幾年時間。
聚焦寵物電器市場,美的并非唯一一個進入的巨頭。2019年,小米便投資寵物智能硬件品牌“貓貓狗狗”,并陸續推出了智能寵物飲水機和智能喂食器等產品。
2022年5月,家電領域企業松下電器(Panasonic)開始發力寵物智能用品賽道,并在線上渠道低調推出了兩款寵物智能產品,涵蓋寵物智能喂食器以及寵物智能飲水機兩個品類。
隨后,2022年8月,OPPO也涉足到了寵物電器領域,推出了生態產品智能貓砂盆。除此之外,聯想、海爾等巨頭企業也在這幾年陸續進入寵物電器市場。
不過,由于寵物智能用品門檻相對較低,容易被模仿,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除了小米之外,其他巨頭在寵物電器市場的發展成果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一些專注于寵物智能用品的國內品牌,如CATLINK、PETKIT(小佩)、鳥語花香、霍曼等,則憑借出色的產品和服務,在近幾年的打拼中逐漸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2
寵物食品賽道火熱,
健合、伊利、貝因美等乳制品企業爭相涉足
?
與此同時,寵物食品市場也展現出了異常火爆的景象。近年來,眾多乳制品企業鑒于乳業發展遭遇的增長瓶頸,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寵物食品領域,積極尋找自身的“第二增長曲線”。不少品牌赫然在列。
雀巢普瑞納在犬貓糧領域形成了豐富的品牌矩陣,包括冠能、HIPRO、康多樂、珍致、喜悅、妙多樂、ONE等多個知名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從雀巢的財報數據看,普瑞納寵物業務已成為其有機增長最大引擎。
而健合集團則通過收購專注腸道健康的進口寵物營養品牌Solid Gold(素力高)和美國寵物保健品品牌Zesty Paws(快樂一爪),正式進軍寵物賽道。
健合集團的寵物營養與護理用品業務(PNC)營收持續增長,為集團整體業績的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
新希望旗下的投資公司草根知本成立了貓寧寵控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布局寵物食品和用品的寵物B2B平臺,推出了自有寵糧品牌優朗,以及多款根據寵物不同體征情況的功能性定制糧。
伊利公司則推出了“one on one”寵糧定制服務,通過考慮寵物的個體特征,為寵物提供精準的健康飲食方案。此外,伊利還推出了自有品牌“依寶”,專注于解決寵物腸胃健康問題。
據伊利方面介紹,其寵物牛奶作為差異化單品,目前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功”。首款利樂夢幻蓋牛奶投入近億元用于研發和生產,今年1月上市后成為全渠道寵物牛奶細分品類第一,高鈣寵物牛奶“硬核er”上線2個月銷量突破10萬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奶粉第一股”貝因美也通過間接持股的方式成立了貝因美(杭州)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寵物分階乳品系列產品。
據統計,目前中國寵物食品線上專營品牌已超過3萬個,盡管雀巢、瑪氏、惠比特、佰利聯等品牌被公認為行業第一梯隊,但市場格局仍然相對分散,尚未形成絕對的龍頭企業,這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3
聯合利華、立白等日化巨頭
爭相進軍寵物清潔護理市場
?
寵物清潔護理市場,作為寵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也吸引了眾多家清日化領域巨頭的進入。
并且日化巨頭在供應鏈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和經驗,可以將商品供應鏈的優勢復制到寵物洗護商品上,降低成本并提高生產效率。此外,這些巨頭在消費者心中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可以更容易地吸引消費者關注和購買。
2021年2月,由納愛斯集團監制的寵物品牌淘豆玩國在杭州國際科創園完成了孵化,率先進入了寵物市場。聯合利華創立品牌CAFUNE(卡福內)、哆力星球,布局寵物賽道。
中國洗滌用品領域的巨頭立白集團,也通過其子公司朝云集團進軍寵物護理市場。朝云集團孵化了“倔強的尾巴”和“德是”兩個寵物品牌,主打寵物除菌噴霧、混合貓砂、寵物香波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3月,朝云集團成功登陸港交所。2023年,寵物板塊營收超過77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很早便進軍寵物市場的日化巨頭寶潔卻于2014年退出寵物護理市場。
具體來看,寶潔同意美國消費品制造商pectrum Brands Holdings(品譜控股公司)收購寶潔旗下寵物食品業務在歐洲市場的剩余部分,意味著寶潔宣布完全退出寵物護理業務。
然而在2022年,一家名為“LuBelly 被里”的寵物清潔用品品牌,正式上線了天貓旗艦店。據官方信息顯示,LuBelly 被里創立于2022年,根植于寶潔,這意味著寶潔則自2014年宣布完全退出寵物護理業務后重回寵物市場。
在當前寵物清潔護理賽道中,盡管寵物清潔護理類目擁有高頻需求,但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忠誠度并不高,市場缺乏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頭部品牌,這也為新銳品牌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cature小殼、再三等新銳品牌憑借獨特的品牌理念和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在未來,誰會成為寵物護理行業的巨頭,值得關注。
4
寵物市場跨界巨頭云集,
誰能笑到最后?
?
綜合來看,眾多跨界企業的加入,這意味著寵物經濟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增長點。跨界進入寵物賽道的企業中,既有成功站穩腳跟并取得顯著成績的,也有因各種原因未能適應市場而退出的。
顯然,跨界進入寵物賽道并非易事,畢竟隔行如隔山,需要具備一系列的實力和條件,才能在這一領域立足并發展壯大。
首先,跨界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隨著寵物食品市場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對產品品質和健康性的要求也不斷提升。
因此,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產品研發,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要求企業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先進的研發設施和完善的研發流程,能夠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其次,品牌建設也是跨界企業需要重視的方面。企業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通過廣告、公關、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進行品牌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同時,企業還需要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提高品牌忠誠度。
此外,渠道拓展也是跨界企業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寵物食品市場的銷售渠道多種多樣,包括線上電商平臺、線下寵物店、超市等。
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銷售渠道,并進行有效的渠道管理和拓展。這要求企業具備強大的銷售能力和市場分析能力,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制定有效的銷售策略。
除了以上幾點,資金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也是跨界企業不可或缺的條件。寵物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和渠道拓展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同時,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對于提高整體競爭力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雖然寵物市場的前景廣闊且充滿機遇,但是跨界進入寵物賽道并取得成功的,也并非那么容易。
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品牌建設能力、渠道拓展能力、資金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實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的企業,才有較大可能在寵物市場中立足并發展壯大。
因此,企業在決定跨界進入寵物賽道前,需要充分評估自身實力和市場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計劃,以確保跨界成功的可能性。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