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消費電子市場仍然表現低迷。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12%,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
這讓外界議論紛紛,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消失后,消費電子廠商們何去何從?
8月28日,歌爾股份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從這份財報中,我們或許可以窺得一些答案。
根據財報,2023年上半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52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凈利潤4.2億元,盈利能力較今年一季度環比明顯改善。
伴隨中報出爐,松果財經看到,上半年,在保障營收基本盤穩定的基礎上,歌爾股份持續拓展上游產業鏈、汽車電子等領域。尤其是在XR、汽車電子兩大領域,歌爾股份多次發布新品、新技術,并先后啟用了濰坊歌爾光學產業園、歌爾光學上海研發中心兩大項目。
歌爾股份加快布局智能硬件,折射出消費電子行業全力尋找下一代互聯網接入設備的現狀。
問題是,XR、智能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產品何時能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消費電子企業又如何平穩穿越螺旋上升的新一輪產業周期?
春種秋收:厚植沃土開啟產業新周期
隨著傳統消費電子進入存量時代,消費電子產業迫切地希望抓住新興科技,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
2023年上半年,大語言模型掀起AI浪潮,其與智能硬件產品的融合的可能性,成為消費電子行業推動智能硬件發展新的助力。
從歌爾股份的財報看,總收入最多(64.9%)的智能硬件產品收入增長18.17%至293.18億元,VR、智能游戲主機等產品銷售收入增加推動了整體業績增長。與此同時,XR整個賽道也受到頭部企業發布VR及MR等產品的推動。
當然,厚積薄發、先慢后快是前沿科技賽道的特性,XR也不例外。類比于智能手機十余年的發展,新一輪產業增長周期仍然需要產業鏈各環節對于技術的積累和場景的探索來到一個臨界值。
一方面,在智能穿戴領域,經歷了近兩年的起伏,行業內大部分企業都意識到元宇宙時代的到來會有一個較長的產業周期。而推動行業爆發式發展的,一定是設計理念突破時代思維限制的產品。因此,只有聚焦自主研發、技術積累雄厚的廠商可以穿越周期。
為此,頭部企業紛紛多維度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技術攻關。
一是集中資源攻關核心技術。作為國內消費電子龍頭上市公司,歌爾股份2023年先后啟用了濰坊歌爾光學產業園和歌爾光學上海研發中心。前者專注于XR光學零組件的研發與制造,加速了歌爾股份在XR核心零組件的布局;后者致力于前沿AR光學技術和車載HUD光學業務,位于上海閔行區,集合了區域的產業、人才、政策等優勢。
濰坊歌爾光學產業園
二是增加研發投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筑護城河。近年來,中國消費電子對研發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以歌爾股份為代表的頭部廠商正在走向科技驅動業務增長的道路。
從數據上來看,2018年至2022年,歌爾股份研發費用從16.18億元逐年增長至52.27億元,而銷售費用從2018年的5.69億元到2022年的5.48億元,不增反降。2023年上半年,歌爾股份研發費用達20.43億元,依然遠超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之和。
三是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進XR硬件設備研發。比如,歌爾股份與高通、英飛凌等領先技術廠商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還深入參與Meta、索尼等客戶VR設備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環節。
自主研發+產業鏈合作,毫無疑問是前沿科技領域技術突破的“通式”。這一點可以從歌爾股份的產品成果中看出:歌爾股份上半年先后推出了新一代輕量級A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和首款主打實現XR設備交互的智能手環參考設計Link。
AR眼鏡是XR核心產品之一,性能強、能耗低、更輕薄的設計方案,解決了用戶佩戴不適的問題,助力消費級產品商業化。而智能手環可以與XR設備交互,用戶用手勢/按鍵/觸屏就能控制AR眼鏡,拓寬了XR使用場景。
終端爆發推動內容的豐富多樣化并拓寬應用領域,是XR行業商業化價值向前大跨步的關鍵。就像iPhone掀起智能手機浪潮,XR行業也將在頭部廠商的技術迭代中誕生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從而推開新時代的大門。
另一方面,智能汽車也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接入設備。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城市NOA等自動駕駛場景加速落地,HUD(抬頭顯示)領域也正在醞釀新的機遇。
2023年上半年,歌爾股份推出了用于車載AR-HUD的新一代DLP技術PGU模組。新模組基于TI(德州儀器)最新DMD芯片開發,玻璃材質的光學元器件和全金屬機身,讓其在耐溫性、穩定性上更適用于車載復雜工況,擴大了產品應用空間。
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可以和高精地圖、導航系統、車道輔助系統等聯動,以及和語音控制、手勢控制等交互方式融合,創新人車交互體驗。因此,AR-HUD成為智能座艙上消費者感知最強的模塊之一,消費電子企業在AR-HUD產品上的創新,對于開啟新產業周期意義重大。
見微知著,歌爾股份圍繞智能硬件業務布局,智能游戲主機等產品撐起了現在,XR、汽車電子則開拓未來。
從歌爾技術的迭代中,我們可以看見,后移動時代,消費電子企業對下一代互聯網接入設備和交互方式的不斷探索,正在催化顛覆性產品的誕生。而經歷了寒冬的考驗和春日的播種,行業逐漸步入盛夏,收獲的時刻就在前方。
越過山丘:改變世界的空間互聯網革命到來
元宇宙的宏大構想將XR推向了風口浪尖,消費電子產業全力追逐著下一個“iPhone時刻”。
6月,蘋果Apple Vision Pro的發布,讓外界意識到XR與5G邂逅,正在將我們帶入一個全新時代——空間互聯網時代。光大證券、申萬宏源相關報告指出,具備三維空間交互能力的產品,有望逐步取代游戲機、投影儀、電視、電腦等娛樂電子設備,同時深入醫療、教育、工業等B端行業應用。
圖源:CIC灼識咨詢
問題是,XR距離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還有多遠?
XR設備出貨量突破一個臨界值是判斷行業“奇點”到來的重要指標。Met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曾表示,“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市場潛力足以推動開發人員持續投入”是行業發展的拐點。
按照這個數據,行業拐點已然不遠。根據IDC預計,2023年全球VR設備出貨量將達到959.3萬部。而光大證券、艾瑞咨詢等機構進一步指出,全球VR頭顯出貨量2026年有望超4000萬臺,AR 眼鏡市場需求將在2025 年后迎來高增長。
圖源:艾瑞咨詢
當然,要實現這一增長目標并不容易。站在科技前沿向上攀登,總是高處不勝寒的,可以預見這是一場還未到賽點局的科技淘汰賽,勝者即“剩者”。
歌爾股份要闖進“決賽”,在XR產業鏈中重塑自身價值鏈,除了長遠的規劃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外,也需要不斷優化管理效能。2023年上半年,歌爾股份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為9.05億元,占營收比重僅2.0%;相較去年的2.9%進一步下降,展示出其保持高效運營。
管理效能的提升,可以讓歌爾股份更高效地利用資源,加強科研成果轉化。這也與歌爾股份布局整條產業鏈,從元件到產品領跑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形成合力。
上半年,在上游元件領域,歌爾股份也保持創新,持續增強自身在集合器件、聲學設計、算法、軟件策略整合等多領域的技術優勢。比如,7月,歌爾股份發布全新VR Pancake模組和AR-HUD PGU模組。其中,全新的VR Pancake顯示模組星際 C31,對比主流LCD Pancake模組,在保證95°FOV的前提下,PPD(像素密度)提高85%,MTF(清晰度)提升20%,雜散光降低25%,各項性能與市場上其他產品拉開差距。
在我們看來,歌爾股份持續的成果轉化,也是中國消費電子產業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的一個側寫。
過去,國外科技大廠敲開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門,以歌爾股份為代表的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鏈玩家紛紛因此受益。而遙望空間互聯網時代,中國消費電子企業正在成為新一輪智能硬件與信息技術革命的領跑者。
圖源:CIC灼識咨詢
從中國消費電子龍頭們突破傳統消費電子舒適區,開始尋找新的“戰略錨點”那一刻起,改變世界下一個二十年的起點已經到來?,F階段,這條賽道上所有企業都像在一個長坡厚雪的山坡下推著雪球往上走,相比下山,上山當然更難,但是唯有翻過山丘,才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來源:松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