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接近尾聲,院線暑期檔卻依舊打得火熱。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學爸》又一次引爆了觀影熱潮,電影講述了由黃渤飾演的單親父親雷大力以及另外三組家庭,為了小孩“幼升小”能夠升至“名校”,煞費苦心上演的一幕幕啼笑皆非的喜劇。但喜劇的包裹下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內核——“雞娃”之風愈演愈烈,已經卷到了小學之前。
根據燈塔數據顯示,電影《學爸》票房4天突破2億,并在新一周票房榜中超越大熱的《封神》,后勁充沛位居第二。
近兩年,院線現實主義題材的佳作涌現,內容往往聚焦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背景下的生老病死、個人發展與家庭矛盾,藝術精神與現實力量的結合更有力地促成了票房的成功。《學爸》屬于其中的佼佼者,電影中的許多臺詞與現實相呼應:
“大家都在跑,我不敢停,我慌啊!”
“為了看清楚,前排要站起來,那后排就要站得更高!”
因此,很多觀眾評價道:對于普通人而言,這是一部喜劇,但對于小孩成長正當此時的家長而言,這是一部獨屬于中年人的“溫情恐怖片”。
但少有人知的是,這樣一部極具創新力的作品來自于長沙馬欄山。對于很多人而言,長沙馬欄山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
在曾經“電視湘軍”盛行的年代,全國觀眾都知道在馬欄山吃宵夜有機會偶遇明星。但對于馬欄山這座長沙著名文創高地到底是做什么的,里面又是如何孵化出一批又一批驚艷全國的文化湘軍,很多人都并不了解。
馬欄山,文創湘軍的崛起之路
嚴格來說,馬欄山其實既不養馬,也沒有山。長沙平均海拔44.9米,它的海拔僅38米。時間要是回到七八年前,你問一個湖南人馬欄山在哪,他站在廣電的大樓上,往周邊的城中村一指:“吶,這一片都是。”
1994年9月,湖南省廣電中心落戶馬欄山。從此,一個四處錯落著農田的荒山,逐漸成為了全國觀眾朝思暮想的文娛圣地。但在實際環境上,馬欄山一直保持城中村的樣貌,臟亂簡陋的棚戶構成了區域的主體。電視頻道上主持人口中的馬欄山如何如何,更多是一種說給本地人的自我調侃。
改造,已是迫在眉睫。彼時圍繞在廣電周圍的,是一大批與音視頻產業相關的企業與團隊,這群自力更生的文創湘軍匯聚在此,并在市場的調節下逐漸衍生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糟糕的環境,成為了阻礙了產業發展的關鍵。
2015年,長沙市啟動了全市最大規模的拆違。馬欄山拆除違章建筑1500棟,騰出土地4300畝,并在2016年定下發展基調,馬欄山要發展文創產業,崛起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2017年,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正式揭牌。不同于以往產業園發展,在廣電牽引下,馬欄山先有產業后有園。如果把它的發展階段分為兩部分,前者主要是對廣電周邊企業與團隊內容生產力的整合,后者是以項目為抓手,技術賦能讓內容創新的引導之路。
幾大核心項目全國觀眾都并不陌生,這次在暑期檔大放異彩的電影《學爸》背后的銀河酷娛,旗下有一檔更為全民所熟知的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而一夜讓全國觀眾認識到“北有三里屯,南有解放西”的紀實節目《守護解放西》,其背后的中廣天擇總部基地也坐落于此。從2020年到2023年,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新引進企業2200多家,頭部企業占據81家。
這些頭部玩家的入駐,與園區在技術發展與支持有著緊密的關系。
一個簡單案例,視頻生產需要超大的儲存空間以及更強的算力,2021年園區軟件問題凸顯,按照當時馬欄山的算力和總存儲容量,僅夠支持部分企業的需求,不足以支撐園區更大的對外服務能力和科技成果轉換。
馬欄山從華為、國防科技大學、湖南視頻先進技術研究院邀來團隊,搭建公共服務云平臺,實現“云存儲、云傳輸、云計算”,從根源上解決了軟件的硬要求。
事實上,這次問題的出現與解決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從一個單純文創產業聚集的園區,成為了一個利用科研技術不斷為文創產業賦能的發展高地。例如通常情況下,后期制作都安排在北京,因為超大存儲空間和傳輸壓力,送審一來二去所耽誤的時間會嚴重影響項目推進的效率。馬欄山引入“云上欄山”和“火石計劃”超高清共享制作中心,利用5G創新云送審模式,極大的縮減了在此環節需要花費的成本與時間。
除了對原有制作生產流程形成優化,技術的支持也使得園區內容產業能緊跟上音視頻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如抖音千萬級網紅藝人唐藝將演唱會舞臺搬進了馬欄山的XR虛擬影棚,打造的節目《唐藝大舞臺》直接帶動了園區直播產業的騰飛。
此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在科研道路上一馬奔騰。園區企業在互動視頻、超高清視頻、智能推薦、智能內容審核、智能云制播系統等新技術領域不斷創新,為文化騰飛插上科技“翅膀”。如綜藝節目《舞蹈風暴》采用了“時空凝結技術”,《聲生不息·寶島季》實現了“兩地三處轉場切換、實時跨屏”。
“我們通過招大引強和產業培育,逐步構建起貫穿上下游的音視頻全產業鏈,形成豐富音視頻產業生態圈。以‘規模最大、種類最全、質量最高、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優勢,吸引全國的視頻內容制作生產向馬欄山集聚。”馬欄山視頻文創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蹇桂軍表示。
科技+文化+市場,解鎖馬欄山的發展密碼
2020年9月17日,總書記親臨園區視察,用“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為園區指明了新方向、確立了新坐標、賦予了新使命。
同時總書記也走訪了當時的銀河酷娛公司,囑咐大家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確保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年后,《學爸》在暑期檔如期上演,切中“教育成本”的社會壓力,聚焦“雙減”話題,成就了這個暑期檔的爆款。
而同樣在這個三年里,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實現企業營收超1585億元、聚集企業超4000家115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研究機構和20多個創新創業類服務平臺。在今年三月份,產業園還榮獲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授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也在逐一將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這是一個將僅存于長沙人民口中,在地理上并不真正存在的馬欄“山”打造成一座文創高山過程,根據筆者的了解,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堅持總書記指導思想引領,圍繞“科技+文化+市場”進行融合
總書記在訪問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時,曾稱贊“湖南文創很有特色”。
作為“電視湘軍”“演藝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的大本營,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擁有國內最大的視頻內容生產智庫,是全國視頻內容創作的高地。這是其發展的堅實底盤,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但其核心問題在于,在整合好了當地內容生產力后,如何進行進一步發展。
在總書記指導思想引領下,馬欄山走了一條“文化為魂,科技為翼”獨創模式。
首先是尊重市場規律,打造馬欄山媒體實驗室,構建音視頻現代化產業體系,協助園區產業朝數字化轉型。如聯合了華為、國防科大建設的“馬欄山·華為云音視頻產業創新中心”與“馬欄山視頻超算中心”。以及照顧企業上云需求,建設的“馬欄山超高清視頻共享制作云平臺”,為企業提供標準化云產品服務。
其次,是做好園區內科文的創新轉化。如“AI手語播報系統”推廣至346家電視臺和融媒體中心,手語特殊教育支撐平臺鋪設至省內外30多所特校;“5G智慧電臺”簽約1025家廣播電臺頻率,年節目輸出量達9000小時;“5G云VR數字服務平臺”打造張家界元宇宙館,與中聯重科、三一集團、山河智能等先進制造業企業達成深入合作。園區企業獲得專利授權364個,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和省級地方標準10多項。
2.項目為舵人才為帆,駛向發展藍海
在科技基礎穩固之后,優質的核心項目成為推動園區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行為往往是一種“用腳投票”,它們會選擇生態良好、環境優越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能夠提供豐富的人才、技術、項目和資本等創新要素。
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例,該園區在建設“馬欄山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過程中,采取多重優惠政策,以鼓勵企業進行創新創造,減輕企業的壓力。與此同時,園區服務理念強調高效響應和務實處理,“馬欄山事,馬上辦”的風格讓企業感受到便捷和舒心。
“文化”和“科技”,是支撐馬欄山模式高速奔馳的兩輪。在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重要時期,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能借機為本就強大的文創湘軍插上科技之翼,在文創市場跟隨科技的腳步進入下一個藍海時,憑借完善的基建與制度,先一步打造出全國聞名的文創作品的投資孵化器。
《學爸》的成功,證明了長沙馬欄山主旋律與商業的文化創新模式的成功,這將吸引更多的文創類基金、人才、技術與優質項目參與長沙文創作品的孵化,進而有助于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推動文化自信和引領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來源:松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