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人形機器人概念熱度回升,PEEK材料作為重要的上游領域,再次受到了資金關注。機構認為,隨著人形機器人迎來量產元年,上游核心化工新材料有望從中受益。
4月29日,PEEK材料概念集體大漲。截至收盤,聚賽龍、新瀚新材雙雙收獲20CM漲停,此外,中欣氟材、大洋生物等股也實現10CM漲停。
近期,人形機器人概念熱度回升,PEEK材料作為重要的上游領域,再次受到了資金關注。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隨著人形機器人迎來量產元年,上游核心化工新材料有望從中受益。
PEEK材料需求激增
隨著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發展,PEEK材料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長。
據了解,PEEK材料屬于特種工程塑料,具備耐熱、阻燃、耐磨、耐腐蝕、自潤滑等優勢。與工程塑料相比,PEEK材料兼具剛性和韌性;與金屬材料相比,PEEK材料在保持強度的同時,自身重量較輕,適合用于醫療、汽車和機器人等對輕量化要求較高的領域。
尤其是在機器人領域,人形機器人對減重的需求較高,PEEK作為極佳的輕量化材料具備較大的應用潛力。在保證機器人功能先進性、穩定性,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過結構優化、輕量化材料選擇、先進制造工藝,來達到機器人構件輕量化的目的。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與通用金屬相比,PEEK材料在滿足所需強度的同時,可顯著降低材料的重量,從而實現輕量化。PEEK材料的拉伸強度比鋁合金高3倍,比鋼鐵高2倍。剛性方面,PEEK材料的彎曲彈性模量是鋁合金的4倍,鋼鐵的1.5倍;而保持高剛性的溫度高達315℃。
隨著市場對PEEK材料特性理解的不斷加速,以及PEEK樹脂產量和工藝的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PEEK材料的市場空間也在持續擴容。根據沙利文咨詢的預測,2022年至2027年,我國PEEK材料市場需求量將由2334噸提升至5079噸,對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6.8%;市場規模將由14.96億元提升至28.38億元,對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3.7%。
《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到203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000億元。國金證券測算顯示,如果人形機器人量產規模達1000萬臺,將催生巨大的PEEK材料需求,2027年國內市場規模或超167億元。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除人形機器人外,PEEK材料在航空航天、電子、醫療等行業也有廣泛的應用。隨著PEEK材料在下游終端應用設備得到進一步確認,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對外披露了自身在PEEK材料領域的布局情況。
天賜材料(002709.SZ)在調研活動中透露,公司在PEEK材料領域已針對相關產品制造方法及上游原材料進行了研發及專利布局,目前相關產品已進入中試驗證階段,已有小批量訂單供應。
富恒新材(832469.BJ)此前透露,公司較早就開展了PEEK材料的相關技術研究,在該領域積累了較多技術成果。不過目前公司PEEK類產品的銷售不多,主要集中于閥門、管道等領域。公司也在持續關注人形機器人等熱門賽道。
中欣氟材(002915.SZ)表示,公司錨定高性能輕量化材料需求,已布局DFBP產能5000噸/年,目前DFBP產品已通過部分客戶認證并開始使用,另有部分客戶尚在對產品進行測試中。
萬潤股份(002643.SZ)表示,公司已啟動PEEK(聚醚醚酮)等系列產品的研發工作,目前公司已開發出PEEK實驗室樣品,該產品的研發及下游初期推廣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浙商證券分析稱,PEEK材料具備輕量化、耐高溫等特性,是“以塑代鋼”的關鍵材料,但當前全球產能僅能滿足100萬臺人形機器人需求,國內產能占比不足50%,未來供需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
概念股集體大漲
人形機器人概念的火熱帶動了整個機器人產業鏈的投資熱情。作為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之一的PEEK材料,其需求的增長預期也提升了機器人概念板塊的估值。投資者普遍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自4月9日觸底以來,PEEK材料概念板塊一路震蕩上行,至今累計上漲32.75%。4月29日,PEEK材料概念集體爆發,板塊指數大漲7.09%。個股方面,聚賽龍、新瀚新材收獲20CM漲停,唯科科技漲16.78%,富恒新材漲15.07%,中欣氟材、大洋生物等股也實現10CM漲停。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拓展,PEEK材料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在此背景下,業界需要同步關注PEEK材料生產技術的提升、價格的穩定,以及行業競爭等情況,從而保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