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武夷山位于福建江西兩省交界處,當地盛產的武夷山大紅袍有著“茶中之王”的美譽,豐富的自然景觀及文化遺產讓此地的旅游市場也得到井噴式的發展。
在文旅市場受到歡迎的同時,文旅演出也進一步走入大眾視野。其中,旅游山水實景演出因融合當地文化、民俗,在較短的時間內上座人次實現飛速提升。
由張藝謀導演,王潮歌和樊躍聯手打造的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自首演至今持續受到熱捧。品牌背后的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象股份)于1月15日遞表港交所,試圖講好文旅演出這個故事。
01
業績下滑,收入結構單一且面臨增長瓶頸
印象股份是一家國有綜合文化旅游服務企業,總部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印象股份的主要重點是標志性演出-《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于往績記錄期間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自2010年3月29日首演以來,《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已成為知名的旅游景點,演出超過6200場次,吸引觀眾超過870萬人次。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文旅演出節目產生的銷售收入計,印象股份在2023年中國文旅演出市場排名第八。
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9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及表演服務實現收入分別為5793.3萬元、1.36億元和1.01億元,占當期總收入的91.9%、94.8%和95.0%。
在過去三年九個月的時間內,《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及表演服務貢獻期內總收入的90%以上,從收入貢獻中能看出,印象股份的主營業務十分突出。
就盈利部分而言,提供標志性演出《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門票銷售,客戶主要指向票務經銷商以及直接通過售票點購買演出門票的觀眾。
報告期內,票務經銷商為印象股份在《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的收入作出約91.9%、92.6%和92.1%的貢獻,各期來自其演出門票銷售收入分別為5324.2萬元、1.26億元和9258.5萬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印象股份的核心業務《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的收入占比較高,其業績高度依賴旅游市場的整體表現。如果旅游市場因宏觀經濟波動、政策調整或突發事件(如疫情)受到沖擊,公司的營收將受到直接影響。
同時,柏文喜還提到,單一業務模式可能導致公司在創新方面投入不足,難以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一旦《印象·大紅袍》的吸引力下降,公司缺乏其他核心競爭力來彌補。
值得一提的是,印象股份同時還為一些企業提供個別安排的表演,公司另有不到1%的收入來源自特別活動表演收入,例如團隊建設活動及年度回憶。
盡管收入層面仍保持一定增長,不過印象股份此次沖刺上市依舊面臨不小的內部壓力,首當其沖的就是公司面臨增長瓶頸的業績規模。
報告期內,印象股份實現總收入分別為6300萬元、1.44億元、1.06億元,期內凈利潤分別為-259.9萬元、4750.4萬元和3430.1萬元,凈利潤率分別為-4.1%、33.0%和32.4%。2024年前三季度,印象股份收入同比下滑6%,凈利潤同比下滑16.3%。
對于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下滑,印象股份歸因于當地旅游業對游客消費的推動力不如2023年同期顯著;2024年旅游業相對穩定,同期前往武夷山旅游及購買演出門票的游客數目減少等。
此外,由于大部分收入來自《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依賴單一業務下也潛藏不小的風險,印象股份表示,觀眾喜好變動、其他娛樂選擇的競爭及武夷山營運中斷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公司演出的上座率,進而直接影響印象股份的財務業績。
印象股份也于招股書中提到,公司的經營活動受到文化旅游、環境保護或業務營運等地方法規的變動,旅游山水實景演出市場或文旅演出市場的任何不利發展均會影響公司的營運,并導致游客數目減少,最終影響公司的財務表現。
02
棄A赴港,多元化業務收效甚微
為了抵御依賴單一業務而產生的較大風險性,印象股份也在逐步多元化服務組合,但從收益中不難看出另兩項主營業務收效甚微,公司方面提及也強調稱“戰略擴張的預期結果可能并非最初預期的結果”。
除了《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旗艦演出外,印象股份亦從印象文旅小鎮業務及茶湯酒店業務中產生收入。
據介紹,印象文旅小鎮業務收入又細分為印象建州美食主題街區收入、固定租賃收入、武夷茶研習社入場費收入;茶湯酒店收入則包括向房客銷售客房中的住宿費;餐飲、茶湯及配套服務的費用。
報告期內,印象股份來自印象文旅小鎮業務的收入分別為302.8萬元、361.0萬元和239.7萬元,來自茶湯酒店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07.8萬元、391.4萬元和282.2萬元,上述兩項業務合計占當期公司總收入不超9%。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由于茶湯酒店期內毛利率持續處于虧損狀態,因而直接影響到印象股份整體的毛利率表現。
報告期內,茶湯酒店業務的毛損率分別為-313.7%、-140.9%、-162.5%,印象股份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7.2%、57.8%和57.0%。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印象股份也保持著較高的銷售開支。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705.6萬元、822.8萬元和500.9萬元,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分別為664.4萬元、1043.8萬元和918.7萬元。
在實景演出方面,除了標志性演出《印象?大紅袍》外,印象股份還通過競標程序成功獲得了一項新的旅游演出項目,進行新演出《月映武夷山》,預期于2025年4月完成。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印象股份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分別為1641.7萬元、6926.5萬元和6511.4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2769.2萬元、8524.1萬元和4645.4萬元。
其他財務指標,報告期各期,印象股份的資產回報率分別為-1.1%、16.1%和11.2%,股本回報率分別為-1.4%、20.3%和14.6%。2024年前九個月資產回報率、股本回報率較2023年末有所下降主要系總資產增加,股本總額增加所致。
回顧印象股份的資本化歷程,2016年1月,印象股份改制為股份公司。2017年1月,印象股份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70608)。2020年5月,從新三板基礎層轉至創新層。2020年8月,印象股份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作出上市輔導備案。
2024年5月,印象股份終止與興業證券就A股上市計劃的委聘,并撤回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的上市輔導備案。
對于過往A股上市計劃,印象股份表示,考慮到聯交所可令公司運用海外融資平臺,相較在更廣泛的文化旅游市場內其他A股上市同行,可多元化拓展融資渠道,提升公司的競爭優勢,為進一步業務發展籌集資金,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并進一步擴大資本結構。
對于類似印象股份的文旅企業沖擊上市,柏文喜談及稱,港股市場國際化程度高,投資者群體多元,能夠為文旅企業提供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和發展空間。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可以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和投資者關注。
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暗藏不小的挑戰性,“盡管港股市場開放,但文旅行業競爭格局復雜,印象股份需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印象股份目前仍面臨業務單一、多元化發展乏力等問題,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需要進一步證明?!?/p>
此次IPO,印象股份計劃募資主要用于全面升級標志性演出《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進一步發展印象建州美食主題街區;取得另一個優質文化旅游演出項目;智慧運營改進;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