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李鐳
作為新式茶飲領域的重量級品牌,蜜雪冰城即將于3月初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從2022年9月遞表深交所主板到此番最終成功,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
不過,對于“黑紅”負面纏身的蜜雪冰城而言,即便登陸資本市場后,其所面臨的消費者與投資者不信任挑戰依然相當重大。
2月21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全球發售公告,宣布公司將于2月21日至2月26日招股,3月3日在香港聯交所買賣,股份代號為2097。
公告顯示,蜜雪冰城計劃全球發售1705.99萬股股份(視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行使情況而定),其中,國際發售股份約為1535.39萬股,中國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可予重新分配)約為170.60萬股。每股發售價202.50港元。
據了解,蜜雪冰城此次IPO發行中引入5名基石投資者,包括英國資管巨頭M&G Investments、紅杉中國旗下HongShan Growth、博裕資本旗下Persistence Growth Limited、高瓴集團旗下HHLR Fund,L.P.、美團龍珠旗下Long-Z Fund I,LP等,共認購2億美元(約15.58億港元)。
即便如此,在前不久古茗(01364.HK)破發記錄的情況下,蜜雪冰城能否能守住不破發?壓力不言而喻。
有港股資深投資人認為,目前來看,蜜雪冰城破發的概率依然相當高,一方面投資者對于新茶飲的故事“不新鮮”,行業競爭激烈,國內市場飽和,盈利能力面臨下行趨勢,尤其去年以來行業新開門店負增長,這都是不小的挑戰;另一方面餐飲類企業,普遍面臨著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挑戰,加上蜜雪冰城大多數都是加盟店,且近年來負面熱搜不斷,這意味著蜜雪冰城上市后如果沒有完全處理好這類情況的話,公司股價將直接面臨著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用腳投票,換言之,蜜雪冰城也許財務層面可以保持穩定,但層出不窮的負面熱搜可能會造成重大不利因素,而且更關鍵是“不可控”。
毫無疑問,論在行業的負面聲量,幾乎可以確認沒有同行可以超越蜜雪冰城。
在今年1月20日,《港灣商業觀察》所發布的《蜜雪冰城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營銷費用狂飆,食品安全及負面熱搜頻頻》,其中提到,2024年12月16日,據北京市消協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1月以來,北京16家蜜雪冰城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遙遙領先”于其他連鎖餐飲品牌。
2024年1月2日至2025年1月9日,“蜜雪冰城”共計23次出現在微博熱搜榜,其中上榜詞條包括但不限于“干掉蜜雪冰城的是旁邊的蜜雪冰城、蜜雪冰城就重慶空包致歉、蜜雪冰城客服回應員工在水池洗腳、蜜雪冰城客服回應新品被吐槽有腳味、蜜雪冰城就冰杯事件致歉、蜜雪冰城多門店飲品漲價1塊”等。
同樣是在近期,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發布的《奶茶行業投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以來平臺累計收到2629件奶茶相關投訴,其中2024年投訴量同比激增66.58%,其所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少見。
報告顯示,蜜雪冰城以31.27%的投訴占比位列品牌投訴榜首,遠超同行。截止2月21日,蜜雪冰城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量有8688條,已完成7755條,細看發現,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訴占據相當大比例。
一位消費者在2月15日投訴稱,當天15點32分在抖音團購上下單了蜜雪冰城四川省內江市西林中學店的兩杯飲品(一杯桑葚搖搖奶昔,和一杯芋圓葡萄),大概17:00左右在桑葚搖搖奶昔里喝出一只飛蟲看樣子有點像蜜蜂。
另一位消費者投訴,2025年2月7日在抖音商城購買了蜜雪的團購,喝出了頭發和一個不明黑色物體。
擁有超過45000家門店,且超過99%的門店都是加盟店,蜜雪冰城如何應對食品安全所帶來的全方位考驗?如何管控好經銷商?這看似容易,實際卻又相當之難。
如果蜜雪冰城可以做到,卻又為何近年來屢屢翻車而顯示出做不到,而如果繼續做不到,那么上市后將更加“危險”。
蜜雪冰城曾在招股書中坦言, “加盟門店作為公司的外部合作主體,在貫徹和執行公司管理制度、運營標準等方面可能發生與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況。若加盟門店未按照公司統一規范和標準進行運營,發生店員操作不規范、門店衛生不合格等違規情況,從而導致產品質量糾紛或食品安全事故,將對公司的品牌聲譽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擁有46479家門店。2024年,蜜雪冰城共實現飲品出杯量約90億杯,實現了約583億元的終端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1.9%及21.7%。
即將上市的蜜雪冰城,未來如何應對全方位的挑戰?不妨拭目以待。(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