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近日,聚智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智科技)遞表港交所引發市場關注,公司國內運營主體為聚智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報告期內,聚智科技的單一產品“嬰兒監護器”營收占比超九成,同時,美國市場貢獻了超七成的營收,且占比逐年上升。此外,公司高度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亞馬遜,其營收占比超九成,且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增長。
01
單一產品“嬰兒監護器”占比超九成
聚智科技是一家母嬰電子產品制造商,主力經營嬰兒監護器。招股書披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嬰兒監護器出口美國市場高度集中,五大出口商占2023年總出口量(透過線上及線下銷售)約89.3%。按2023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公司位列第三,市場占有率達到14.6%。
線上出口銷售板塊更加集中,2023年五大出口商的市場占有率高達約94.5%。按2023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公司冠絕所有經營線上銷售的出口商,占據36.5%市場份額。就出口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公司在其他出口商中排名第三,前五名于2023年的市場占有率依次約為44.4%、15.6%、14.6%、13.3%及1.4%。
業績層面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前9個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聚智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1.9億、3.48億、3.49億,期內溢利分別為3473.3萬、6325.1萬、7176.9萬。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的嬰兒監護器實現營收分別為1.74億、3.32億、3.38億,占當期營收比例為91.5%、95.4%、96.8%。
報告期各期,公司嬰兒監護器銷量分別為40.2萬臺、85.8萬臺、85.9萬臺,平均售價分別為433.6元、386.8元、393.1元。銷量增長但單價出現一定波動。
聚智科技表示,嬰兒監護器的平均售價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約433.6元下跌約10.8%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約386.8元,主要由于公司調整部分型號的價格,作為滲透市場的其中一項營銷策略。
本次公司擬募集資金用于擴大銷售渠道及地理蓋范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研發新產品以及升級及迭代現有產品、采購新生產設施所需設備及機器、擴充及建設配備智能倉儲系統的倉庫以及用于一般營運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在遞表前夕,聚智湖北分別于2024年5月31日及2024年8月26日宣派股息約1830萬及790萬,并先后于2024年11月及12月以現金派付。
02
美國市場貢獻超七成營收
于往績記錄期間,美國是聚智科技最大的市場。報告期各期,公司向美國市場銷售金額為1.08億、2.47億、2.64億,占總收益分別為56.8%、70.9%、75.7%。
聚智科技坦言,貿易政策、條約及關稅的變化或認定可能發生相關變化,可能會對公司的營運、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近年,美國政府相繼采取措施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影響范圍包括進口關稅、資料轉移及╱或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尚未確定會否進一步實施關稅限制,亦不確定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是否會征收額外關稅。
聚智科技進一步指出,額外貿易限制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因此可能會導致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進一步升級,甚至引發貿易戰,或認定可能會發生上述緊張關系升級或貿易戰。因此,上述情況不僅會對涉事兩國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更會危及全球整體經濟。因此,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資深企業技術和戰略管理咨詢專家、國內咨詢機構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港灣商業觀察》分析認為,聚智科技對美國市場的銷售占比從2022年的56.8%增長到2024年前9個月的75.7%,顯示出公司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逐年增加。這種高度依賴單一市場的策略確實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例如,如果美國市場出現經濟衰退、政策變動(如關稅增加或貿易限制)、消費者偏好變化或競爭加劇,都可能對公司的營收和利潤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此外,匯率波動也可能影響公司的財務表現。因此,公司應考慮多元化市場策略,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同期,聚智科技向加拿大銷售金額分別為1640萬、2126.4萬、1943.3萬,占總收益比例分別為8.6%、6.1%、5.6%。截止2024年9月底,北美地區收益占公司總收益比例超八成,達81.3%。
此外,報告期各期,公司向歐洲地區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22.1%、15.6%、15.2%;向中國香港地區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10.9%、5.8%、2.2%,向中國內地地區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0.9%、1.0%、0.6%。
聚智科技表示,公司成功滲透美國、德國及英國市場并取得可觀市場份額,主要歸功于(1)公司專注于銷售潛力較高的產品及市場;(2)為迎合廣大客戶需求及喜好而配備不同功能特性及規格的多款暢銷嬰兒監護器銷量上升;及(3)公司加大品牌推廣及營銷力度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及營銷效率。
03
收入越發依賴亞馬遜或存風險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產生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933.3萬、6064.6萬、6792.9萬。其中,營銷及廣告開支占銷售及營銷開支比例分別為43.1%、48.3%、52.5%,電商平臺傭金占比分別為49.1%、45.1%、41.4%。
聚智科技表示,營銷及廣告開支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大力度進行營銷及推廣活動(主要涉及公司運營所在的第三方電商平臺)以推廣產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及擴大市場份額。
同期,聚智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約為475.3萬、5301萬、6875萬,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50%、1.52%、1.97%。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來自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銷售收益分別約為1.64億、3.08億、3.29億,占相應年度╱期間總收益約86.2%、88.4%及94.2%。
報告期內,聚智科技來自亞馬遜平臺的營收分別約為1.61億、3億、3.26億,占比分別為84.4%、86.2%、93.4%;通過亞馬遜平臺的訂單數量分別為44.9萬單、86.7萬單、96.8萬單;每店日均訂單數量分別為67單、117單和158單。
張新原指出,聚智科技來自亞馬遜平臺的營收占比從2022年的84.4%增長到2024年前9個月的93.4%,顯示出公司對亞馬遜平臺的依賴程度極高。這種依賴模式帶來的風險包括:亞馬遜可能會調整其平臺政策、費用結構或算法,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的銷售和利潤;在亞馬遜平臺上,公司面臨來自其他賣家的激烈競爭,可能導致價格戰和利潤下降;如果亞馬遜平臺出現技術故障、服務中斷或其他問題,可能會直接影響公司的銷售;高度依賴亞馬遜平臺可能削弱公司對自身品牌的控制力和直接與消費者互動的能力。
“為了降低這些風險,建議聚智科技應考慮多渠道銷售策略,包括發展自有電商平臺、拓展其他電商平臺(如eBay、Walmart等)以及增加線下銷售渠道。此外,公司還應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以減少對單一平臺的依賴。”(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