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日前,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鄉雞)遞表港交所,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海通國際,這一舉措標志著老鄉雞在資本市場的又一次重要嘗試。
招股書披露,老鄉雞是中國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2023年交易總額計,公司于中國中式快餐行業位列第一。
老鄉雞分別于2022年5月、2022年10月、2023年2月三次謀求上市,沖擊滬市主板,2023年8月,老鄉雞選擇主動終止IPO進程。
往績期間,老鄉雞呈現出業績增速放緩、銷售成本較高、多數門店落于安徽省、加盟店單店日均銷售額及翻臺率均落后于直營店等情況。
01
業績增速放緩,銷售成本較高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老鄉雞實現營收分別為45.28億、56.51億、46.78億,分別同比增長24.8%、11.9%;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2億、3.75億、3.67億,分別同比增長49%、3.3%。
報告期各期,老鄉雞銷售成本分別為36.09億、43.31億、35.79億,銷售成本占比分別為79.7%、76.7%、76.5%。
銷售成本按業務線劃分來看,老鄉雞直營店運營各期銷售成本分別為34.59億、40.72億、31.43億,銷售成本占比分別為76.4%、72.1%、67.2%;銷售貨品各期銷售成本分別占比3.3%、4.4%、9.1%;加盟管理服務于2023年全年、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成本占比均為0.2%。
老鄉雞表示,各期銷售成本增加主要由于主要是由于與銷售貨品及直營店運營有關的銷售成本增加。
銷售成本較高的情況下,報告期各期,老鄉雞實現毛利分別為9.19億、13.19億、10.99億,毛利率分別為20.3%、23.3%和23.5%。
老鄉雞采用全產業鏈布局,涵蓋養雞、中央廚房、餐飲服務。根據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鄉雞在安徽擁有3個養雞場;配備自動化生產線的2個中央廚房;并在全國布局了8個配送中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與同行業其他品牌相比,老鄉雞的銷售成本占比相對較高。老鄉雞的高銷售成本主要源于其全產業鏈布局和直營店較多。公司擁有自己的養雞場、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這些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成本較高。此外,直營店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也較高。在全產業鏈布局和直營店較多的情況下,老鄉雞的銷售成本確實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盈利能力。
柏文喜指出,高銷售成本直接導致毛利率較低。公司可通過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例如,與供應商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爭取更優惠的采購價格;也可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提高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的運營效率,減少人力成本;同時,還可以增加高毛利產品的比例,減少低毛利產品的銷售。例如,推出更多特色菜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此外,還可以增加加盟店的比例,降低直營店的運營成本。加盟店可以分擔部分運營成本,同時保持品牌擴張的速度。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對《港灣商業觀察》指出,老鄉雞的銷售成本的確偏高,這與其本身的戰略和過重的運營模式有關,但是從整體來看,銷售成本高企也給老鄉雞帶來了流量和增長,如果能上市成功,資本市場肯定要看到更好的毛利率水平,開源節流會是未來的重點。
本次老鄉雞IPO募資將主要用于加強一體化供應鏈布局;擴大門店網絡;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并升級智能設備和數字化系統;加強品牌推廣和營銷活動;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老鄉雞于2023年2月披露在滬交所主板的招股書中指出,公司擬募資12億,其中4.75億擬用于老鄉雞華東總部項目、5.1億擬用于新增餐飲門店設項目、2.15億擬用于數據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披露,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束小龍、束文(束小龍胞妹)及董雪(束小龍配偶)通過各自間接全資擁有的投資工具分別持有公司70.78%、15.02%及6.22%,合計持股占比92.02%。
老鄉雞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公司進行現金分紅1.02億。
02
開店步伐不減,加盟店指標不如直營店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擁有餐廳數分別為1125家、1199家、1404家,開設新餐廳數分別為126家、154家及253家,關店數分別為74家、80家、48家。
2020年,公司開啟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鄉雞擁有1404家門店,包括949家直營門店和455家加盟門店。
招股書介紹,公司始于2003年,創始人束從軒于中國安徽省合肥開設首家“肥西老母雞”快餐店。為開拓安徽省外市場做準備,2012年更名“老鄉雞”。于2012年9月,創始人之子束小龍加入集團,并逐步接管業務經營管理。
報告期各期,公司于安徽省直營店門店數分別為606家、617家、522家,門店占比分別為53.9%、51.5%、37.2%;該地區加盟店門店數分別為62家、77家、190家,門店占比分別為5.5%、6.4%、13.5%。
報告期各期,來自安徽省直營店的收入占公司收入的最大份額,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62.1%、57.7%、53.7%,公司認為,這反映了往績記錄期間內于安徽省的穩固立足點及戰略擴張重點。
此外,報告期內,江蘇省、浙江省及上海直營店門店數分別為244家、215家、258家,該地區加盟店門店數分別為54家、147家、250家。
其他地區(包括北京市、廣東省、湖北省、河南省及江西省)直營店門店數分別為157家、141家、169家,加盟店門店數分別為118家、226家、455家。
翻臺率分地區而言,安徽省直營店、加盟店的翻臺率遠高于其他地區。報告期各期,安徽地區直營店翻臺率分別為4.7次/日、5.5次/日、5.5次/日,該地區加盟店翻臺率分別為3.4次/日、3.8次/日、3.9次/日。
整體翻臺率而言,報告期各期,公司直營店翻臺率分別為3.8次/日、4.7次/日、4.8次/日;加盟店翻臺率分別為2.9次/日、3.5次/日以及3.5次/日。
單店日均銷售方面,各期直營店始終高于加盟店數額。報告期各期,老鄉雞直營店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1.28萬元、1.54萬元和1.60萬元,加盟店分別為1.08萬元、1.21萬元和1.25萬元。
柏文喜指出,直營店和加盟店的運營效率差異化對老鄉雞的品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直營店的高效率有助于提升品牌聲譽和盈利能力,而加盟店的快速擴張有助于市場覆蓋。公司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確保品牌長期穩定發展。
林岳表示,加盟店的各項指標都不如直營店,這說明加盟商甄選與評估、運營管理、標準化體系、營銷一體化等都存在差距,這個表現不利于高速擴張,新加盟商的信心也會受影響,這是老鄉雞急需改善的問題。
03
食安投訴頻頻,曾多次遭受行政處罰
截止2025年1月22日,老鄉雞于黑貓投訴平臺共計擁有381條投訴,其中已完成304條。消費者投訴內容涉及“吃出異物、服務態度不好”等方面。
1月15日,有消費者指出,自己1月12日在老鄉雞一門店購買餐食,結果送過來發現菜發黑“像是家里吃過的菜,沒吃完熱了幾次一樣”,事后投訴店方解釋“只有一個班,過六點后就不做新鮮的菜,做好放保溫箱里面”。
該消費者于該投訴平臺表示不滿道,“我想請問老鄉雞就這種品質嗎?菜提前做好放那保溫箱里面,是這樣嗎?我記得老鄉雞不是這樣操作的吧?什么東西都是現做,然后給客戶,老鄉雞客服回復電話也是搞笑一堆不好意思我們會處理。”
另有消費者于1月12日下午一點四十六分指出,自己在美團上一家老鄉雞店購買外賣,其中番茄炒蛋中吃出異物,“與門店溝通過后,門店人員首先否認,說是雞蛋,但很明顯不是,我要求拍照,工作人員說聯系經理賠償,在這一點上已經承認是異物,誰知道溝通后又改口不提賠償,拍了一張很遠的照片給我,試圖敷衍過去,揚言要我投訴,態度敷衍惡劣,老鄉雞吃出異物變相承認不賠償,店大欺客,這么囂張嗎?”
同日下午五點五十五分,該消費者貼圖指出,自己被拉黑。但該平臺顯示圖片“已經隱藏”,截止1月16日該投訴仍在處理中。
2023年10月,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報,其中,江蘇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南京江東南路店使用的螺絲椒(辣椒),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
據老鄉雞于2023年2月更新的招股書披露,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老鄉雞曾21次受到行政處罰,其中,2022年6月1日,老鄉雞(上海)餐飲有限公司凱旋路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煉制雞油加工、制作食品,并對外銷售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正)》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對老鄉雞(上海)餐飲有限公司凱旋路店作出沒收違法所得6273元,并處罰款8萬元的行政處罰。(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