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近日,持續沖刺創業板的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毅合捷)更新了招股書,同時公司對第二輪審核問詢函進行了回復,保薦機構為長城證券。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渦輪增壓器整機、機芯、其它零部件以及氫燃料電池空壓機等,主要面向境外汽車后市場。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經獲得12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4項。
01
毛利率有所下滑,應收賬款占比偏高
財務數據層面,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報告期內),毅合捷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99億元、5.43億元、6.31億元和3.5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61.31萬元、8088.31萬元、1.11億元和6373.19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0.51%、32.80%、35.53%和33.69%。
招股書介紹,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2021年至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2.42%,歸屬于發行人股東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2021年至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25.50%,成長性較好。銷售毛利率持續提升。其中2023年度公司實現毛利率較2022年度有所上升,主要一系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單價較2022年度有所下滑;二系2023年度人民幣匯率貶值較多,公司以外幣結算的銷售訂單毛利率較2022年度有所上升所致。
對于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的下滑,公司指出,主要系公司產品結構變動所致。2024年1-6月,毛利率相對較低的整機產品銷售占比有所上升,由2023年度的51.42%提高至57.48%,相應的,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機芯產品和其他零部件產品占比呈下滑趨勢,系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動的主要原因;此外,2024年上半年受原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公司對部分產品銷售價格進行調整也系毛利率變動的影響因素之一。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8878.38萬元、8299.97萬元、1.45億元和1.54億元,應收賬款賬面余額較大,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3.38%、22.51%、28.41%和26.23%,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7.79%、15.29%、22.97%和43.41%。
同時,公司已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為575.26萬元、628.02萬元、807.48萬元、852.33萬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應收賬款回款率為96.51%,回款情況良好。
不過,毅合捷期內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呈下滑態勢,分別為8.03次、6.32次、5.54次、2.37次。公司表示,應收賬款周轉率呈現下降趨勢的主要原因在于信用期相對較長的ODM客戶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與同行業公司相比,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主要系公司為防范信用風險,給予經銷商信用期較短所致。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3億元、1.1億元、1.3億元和1.54億元,占當期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8.88%、29.79%、25.57%和26.31%。
02
依賴外銷,退稅金額和稅收優惠占利潤近五成
毅合捷產品主要向境外銷售。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分別為4.57億元、4.91億元、5.66億元和3.2億元。外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1.73%、90.71%、89.93%和90.34%。其中歐洲和北美洲是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各年度占比均超過70%。
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退稅金額分別為4027.69萬元、4045.56萬元、4073.78萬元和2864.62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0.30%、43.84%、31.92%和38.92%。
毅合捷坦言,假定公司外銷收入對應的國家或地區針對渦輪增壓器整機、機芯及其零部件產品均加征5%的關稅,公司按加征關稅金額的25%、50%和100%降低銷售價格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的測算。若公司承擔全部加征關稅金額帶來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下降2285.83萬元、2456.75萬元、2829.52萬元和1600.51萬元,降幅分別為4.58%、4.53%、4.49%和4.51%;凈利潤分別下降1942.95萬元、2088.23萬元、2405.09萬元和1360.43萬元,降幅分別為27.91%、25.82%、21.70%和21.35%,對公司經營業績具有一定影響。
在市場人士看來,隨著當前全球貿易保護抬頭,過于依賴歐美市場的銷售,隨著關稅等不利因素出現,顯然將面臨較大風險。
事實上,除了出口退稅占比利潤近四成外,報告期內,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744.72萬元、821.80萬元、1165.99萬元、608.61萬元,占當期公司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30%、8.90%、9.14%、8.27%。
換言之,截至2024年上半年,毅合捷的出口退稅加上稅收優惠占營收比重超過47%。未來倘若出口退稅以及稅收優惠降低,或將對公司凈利潤產生明顯變化。
03
主業存不利因素,實控人分紅1.5億
另外,公司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表示,純電動車占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依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50%以上,其中純電動車占新能源汽車的95%以上;歐盟規定,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非零排放汽車。
純電動汽車使用驅動電機作為動力源,未使用發動機,因此不需要配備渦輪增壓器。報告期內,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汽車后市場,目前純電動車保有量仍處于較低水平,短期內對渦輪增壓器后市場的影響較小。但是,純電動車(BEV)的快速發展,使得燃油車占比出現下滑,從而對汽車渦輪增壓器前裝市場銷售造成不利影響。長期來看,可能會對汽車后市場渦輪增壓器銷售造成不利影響。
內控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員工的個人賬戶向公司部分員工和顧問支付薪酬和獎金,支付的人員合計17人,費用合計322.70萬元。
公司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中解釋,上述費用形成的主要原因為:(1)支付顧問費,主要原因為:1,公司聘請1名高校人員對公司氫燃料電池空壓機業務體系技術指導支付的費用;2,公司聘請3位退休、離職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人員對公司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培訓支付的費用。鑒于公司以前對有關財務上“公轉私”的相關規定不了解,為了支付上的便利性,由關聯方通過個人卡予以直接支付顧問費用。公司通過個人卡予以支付顧問費不涉及通過支付顧問費用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不涉及向聘請的人員行賄的情況。
(2)支付離職員工補償費,主要原因為:1,公司引進的部分管理人員,未達預期離職,公司給予額外經濟補償;2,公司對銷售管理人員離職,考慮其在公司的任職年限以及任職期間對公司發展做出的貢獻,而給予額外經濟補償,該部分額外補償的款項由關聯方通過個人卡的方式支付,公司與上述離職員工均解除了勞動合同,不存在糾紛。
(3)支付員工獎金,主要原因為公司出于薪酬保密的需求,為平衡公司內部同等崗位和職級人員的獎金水平,對公司做出較大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獎勵實際發放年份為2020年上半年)。2022年4月起至今,公司未再發生通過關聯方個人卡支付薪酬和獎金事項。
毅合捷此次計劃募集資金7.12億元,其中4.52億元用于增壓器及核心部件擴產項目,1.07億元用于氫燃料電池BOP系統零件產業化建設項目,1.05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837.20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2023年,毅合捷現金分紅分別為1.3億元、3400萬元、1167.05萬元,三年內累計分紅高達1.76億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劉全直接持有公司5.24%的股份,并通過勁朗投資控制公司73.42%的股份,通過锝爾盟德控制公司7.60%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86.26%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也就是說,劉全三年分紅金額高達1.51億元,其巨額分紅后再募資用于公司發展,或將引發市場質疑。(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