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火熱,帶動了一批上下游企業爭先恐后向A股及H股遞表,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百川)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9月27日,納百川遞表創業板,保薦機構為浙商證券。近日,公司更新了招股書,持續沖刺。
公司專注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池液冷板、電池集成箱體、燃油汽車發動機散熱器、加熱器暖風等。
01
增收不增利,毛利率持續下滑
招股書介紹,公司于2011年啟動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產品立項,2012年至2015年與寧德時代合作共同開發,2015年以來建立并保持了戰略合作關系,2022年在電池液冷板領域獨家與寧德時代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的電池液冷板產品于2015年得到實車應用驗證,2016年即成功配套上汽大眾國內首款新能源汽車。
納百川服務于特斯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榮威、東風日產、奔馳、大眾、奇瑞汽車、賽力斯等多家主機廠,近幾年啟動開發任務并完成PPAP程序交付的產品項目數量超300余項,完成適配車型超200余款。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19項發明專利、166項實用新型專利。
財務數據層面,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20億元、10.31億元、11.36億元和9.1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29.20萬元、1.13億元、9825.49萬元和4507.93萬元。
顯然,2023年納百川呈現了“增收不增利”窘境,且公司在2022年營收大幅增長后,也出現了放緩現象。
同一時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22%、22.00%、19.43%、16.19%,三年九個月的時間,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了7.03個百分點,其相當慘烈。
納百川表示,2022年度由于公司為鞏固市場地位而采取積極的定價策略,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21年度略有下降。2023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除因公司定價策略影響、模具銷售占比下降外,電池箱體開始進入市場推廣,但因尚未實現規模效應而導致當年毛利率為負,從而拉低了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2024年1-9月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23年度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產品結構變化、定價策略影響、原材料價格上升、滁州生產基地產能處于爬坡階段規模效應尚未顯現等因素所致。
更具體來看,占公司營收比重超過八成的電池液冷板業務毛利率,由2021年的22.44%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2.18%。
換言之,該業務毛利率如果無法提升,意味著公司毛利率將持續承壓。
公司對此解釋,2024年1-9月,電池液冷板毛利率由2023年度的18.83%下降至12.18%,主要原因系:1,隨著本期尺寸規格較大產品的銷售占比增加,以及主要原材料鋁材的市場價格有所增長,電池液冷板的單位成本上升了7.89%,銷售單價因公司采取積極的定價策略及產品價格調整未隨單位成本同比例上升;2銷售結構變動,2024年1-9月公司儲能領域銷售規模增長較快,銷售占比提升,儲能產品毛利率低于動力電池產品,拉低了公司電池液冷板整體毛利率水平;3,2023年以來,發行人滁州生產基地部分產線陸續建成投產,整體產能增長較快,產能利用目前正處于爬坡階段,新建產能的磨合、折舊攤銷及經營成本開支的增長導致產品毛利率受到一定影響。
02
產能利用率驟降,依賴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
從產能角度來看,也很不樂觀。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0.81%、102.11%、83.41%和70.56%。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寧德時代一直為公司第一大客戶,除向寧德時代直接銷售外,公司主要客戶中寧德凱利、寧德聚能、浙江敏盛系電池箱體生產企業,其向公司采購電池液冷板后與電池箱體進行組裝,最終銷往寧德時代,公司直接銷售及通過電池箱體廠等配件商間接對寧德時代供應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50.33%、53.73%、48.94%、46.25%。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納百川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48億元、3.23億元、3.82億元、4.41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0.31%、25.52%、25.06%、27.63%;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0.27%、33.00%、35.44%、51.01%,比例較高主要系公司業務規模增長較快,期末應收賬款余額較高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12次、3.61次、3.22次、2.22次,對應的周轉天數為117天、101天、113天、122天。
隨著汽車業的周期性爆發,其所要求的關聯產業的研發能力也越來越強,這也成為當前以及未來競爭的核心所在。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422.65萬元、3406.96萬元、4394.05萬元、3636.23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66%、3.30%、3.87%、3.98%,雖然研發費用在不斷提升,但公司整體仍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4.66%、4.84%、4.74%和4.25%。
針對此次上市,納百川計劃募集資金8.29億元,其中5.79億元用于納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60萬臺套水冷板生產項目(一期),1億元用于納百川(泰順)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順生產基地擴產項目,以及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