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巨頭競逐AI大模型,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新技術。但是,AI大模型的創新之路,還缺少一個足夠有力的商業化答案。
作為全球最先發布大模型的互聯網大廠,百度能否加速大模型的應用落地,以及文心大模型能夠創造多少商業價值,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11月21日晚,百度發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根據財報,百度第三季度營收達344.47億元,歸屬于百度的凈利潤(non-GAAP)達73億元,同比增長23%,營收、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
細究財報里的業績增長力,大模型無疑站在了“C位”。
一方面,在AI原生思維下,百度加速大模型與現有業務的融合,賦能業務創新。在財報發布后,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在生成式AI和基礎模型的新興機遇背景下,百度不斷強化技術、改進產品,特別是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0,這是百度最強大的基礎模型。我們還利用文心大模型和文心一言的能力,重構了消費級、企業級產品及自身運營,在帶來AI原生體驗的同時,不斷提升效率。”
另一方面,文心一言持續高效進化,并鏈接起7000萬用戶和數百萬生態伙伴,奠定了可持續增長之基。對此,李彥宏指出:“我們向云客戶全面開放了文心大模型API,助力他們開發AI原生應用和解決方案。百度堅持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業務和產品戰略,為文心大模型和文心一言生態在未來多年的收入保持和利潤擴張奠定基礎。”
結合百度近期發展動態,不管是從自身業務轉型的內部視角,還是對外賦能的生態視角來看,百度已經飛躍了AI大模型技術發展與商業轉化之間的“創新峽谷”,其增長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重構傳統業務,大模型擴張移動生態邊界
在財報發布后,百度首席財務官羅戎指出,百度核心在本季度保持了穩定的利潤率,百度對人工智能的持續投資,為技術和產品創新奠定了基礎。今后,百度將繼續優先投資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AI和基礎模型,百度將堅定不移地關注效率和戰略資源分配。
從他的話中,美股研究社的理解是,圍繞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構建新增長引擎,是百度未來主要的進化方向。
這意味著基于AI大模型的原生應用將在百度業務中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內,百度通過文心大模型重構自身業務;對外,百度以大模型賦能百行百業,在垂直領域應用上深度發掘。
首先從內部視角來看,AI原生化重構是關鍵詞。
從3月發布文心一言基礎技術架構至今,百度持續運用AI原生思維對傳統業務的升級和改造。在11月15日的深圳西麗湖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百度已堅決對旗下各產品線進行AI原生化重構,百度每100行代碼,就有20行是由AI生成的。”
這一重構反映到產品層面,表現為用戶體驗和業務增長等方面的突破式進展。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百度的“基本盤”——移動生態。
一方面,AI原生應用提高了移動生態各產品的用戶體驗和業務效率。比如,百度“新搜索”可以在用戶搜索問題時,生成文字、圖片、動態圖表的多模態答案,對話式的“搜索”還可以針對復雜需求,在多輪交互中給出更加精準、個性化的內容。
圖源:百度搜索
管中窺豹,這種搜索方式的改變背后,是大模型對百度商業系統的全面“重構”帶來了新的生產力和想象力。
這一背景下,重構后的AI原生應用在用戶量上實現顯著增長:在百度App,有64萬創作者使用AI輔助創作工具生產了1400萬條內容,獲得300億播放;百度網盤“云一朵”上線后,成為全球首個“個人云智能助理”,用戶量已達2000萬;百度文庫AI新功能累計使用用戶超3000萬,9月總會員主動開通付費率年同比增速超50%。
可以預見,通過AI大模型+數據沉淀,百度在搜索、網盤、文庫、地圖等傳統應用場景下不斷生產新的AI應用,將帶來整體生產力的變革。而百度AI原生應用的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也會持續攀升。
另一方面,大模型重構的價值已經直觀反饋到百度的業務增長上。在大模型的垂直應用領域中,廣告無疑是商業化路徑最清晰的領域。財報顯示,本季度內百度核心收入266億元,其中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增長至197億元。
細究百度在線營銷收入增長的原因,AI Native營銷平臺“輕舸”、AI數字人平臺“擎舵”以及對話式營銷產品“品牌BOT”等原生應用的推出是關鍵。
比如,AIGC營銷創意平臺“擎舵”,提高了企業的內容生產和廣告投放效率,帶動了客戶廣告體驗的持續升級。
圖源:百度營銷中心
一個無專業團隊進行投放視頻生產的酒類客戶,通過“擎舵”投放數字人后,優化師用不足1小時時間就制作了6條數字人視頻,大幅降低轉化成本,同時提升了12%的平均消費。新AI應用產品對于百度廣告業務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
AI原生化重構,正在成為百度核心業務長期競爭力的保證。正如中金公司所說,大模型正逐漸滲透百度全產品線,加速吸納終端用戶的反饋,促進模型性能的優化,并提升不同場景適配的能力;同時,重構的產品線也有望提升業務基本盤的競爭壁壘。
當然,除了對內進行產品和服務的重構,轉動傳統業務飛輪,百度的增長力還來自不斷外拓的生態護城河。甚至可以說,文心大模型的另一面——“對外賦能”更能體現百度增長邏輯的轉變。
賦能千行百業,大模型塑造商業增長的生態力量
“人類進入AI時代的標志不是產生了很多個大模型,而是產生很多的AI原生應用。”
針對AI技術應用普及,李彥宏認為,應該讓AI技術融入到各種應用程序中,為各個行業和領域提供智能化、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AI原生應用將是一個百萬量級的市場。這是對比移動互聯網時代顯而易見的事情:基于安卓和iOS開發的應用有800萬個,而以大模型為基礎底座開發原生應用,是AI時代的長期趨勢。
百度要做的是圍繞用戶、客戶、伙伴,持續擴充自身大模型生態,加強公司在生成式AI時代的領導地位。
因此,百度一方面通過生成式AI產品及AI原生應用鏈接用戶,探索大模型的新變現機會;另一方面賦能客戶,幫助客戶抓住生成式AI的機會。
在鏈接用戶以及更多開發者方面,百度文心一言正在釋放自身的商業變現潛力。
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百度文心一言面向公眾開放,并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0以及專業版。截至目前,目前,文心一言用戶數達7000萬,覆蓋場景4300個。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公布的數據(圖源:百度AI)
近期,基于文心大模型4.0的“文心一言專業版”上線,針對專業人士需求開放收費使用,這也使文心大模型與市場上的其他模型區別開來。相較免費的基礎版,專業版具備更強的模型能力和圖片生成能力。
再加上文心一言插件生態“靈境矩陣”、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等產品的發布,文心一言調用量持續領跑國內同行。不久前,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自從8月31日開放以來,文心大模型的API調用量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文心大模型一家的調用量比國內200多家大模型的調用量加起來還要多。
這些數據標志著百度開源模型生態逐步完善,模型落地場景日益豐富。
與此同時,在賦能客戶方面,百度“云智一體”持續發力。
源于快速上漲的AI原生應用需求,百度智能云面向客戶提供了涵蓋五大需求的全棧服務方案,包括AI算力、大模型API調用、大模型二次開發、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和AI原生應用商店。目前,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覆蓋近500個場景。
從前三季度的具體案例來看,企業使用大模型的意愿逐漸增強,越來越多企業加入開發AI原生應用的浪潮中。
比如,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榆林能源與百度智能云合作開發了煤礦智能輔助運輸管理系統,通過百度大模型構建的輔運智能助手,輔助運輸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持續提升。
圖源:百度智能云
此外,來自教育行業的好未來,基于百度智能云完成了大模型的訓練開發;來自人工智能行業的面壁智能,與知乎基于百度智能云基礎設施服務,合作訓練了 “知海圖 AI”大模型,以5%以下的千卡訓練月故障率,保證了模型訓練的連續性,并獲得了良好的模型收斂效果。
能源、教育、科技……百度“云+AI”賦能多個行業,透露出生成式AI與百度現有云業務結合,正在重塑云計算市場份額分配。對此,高盛預測,生成式AI將助力百度云業務穩健發展,受益于MaaS的增量收入(2025年預計達到50億人民幣),預計2023-2025年的收入復合年增長率為23%。
當下,對于AI大模型的發展,投資者最看重的就是其能否找到商業化路徑,實現應用端產品的落地。而百度AI技術的應用普及融入各種應用程序中,落地有廣度有深度。
因此,中信證券發布研報指出,AI對公司廣告業務、云計算業務的改造持續深入,有望帶來用戶時長、廣告價格、云基礎設施用量以及云原生業務的增長。
文心大模型的商業化飛輪已經開啟。隨著AI對傳統業務的改造和對外生態建設的成果一一反映進財報里,百度正在打開自己的增長空間。
結語:推開AI原生應用時代大門的創新者,贏在未來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推動地球。”從這份財報來看,百度找到了撬動文心大模型商業化的支點——AI原生應用。
當下,AI原生應用已經給百度帶來業績增量,本季度內歸屬于百度核心的凈利潤(non-GAAP)達70億元,同比增長21%。這證明基于大模型拓展AI原生應用生態是值得堅定恒久推進的戰略。
展望未來,隨著AI時代到來,李彥宏的觀點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強大的基礎模型,會驅動AI原生應用爆發,而繁榮的AI原生應用生態,會驅動經濟增長。而從AI技術趨勢到應用落地,百度都是行業的引領者。因此,高盛、摩根士丹利紛紛指出,百度是中國最好的人工智能互聯網公司,也是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突破的先鋒。
引領行業突破的同時,AI原生應用這個支點也將推動百度一飛沖天,“生成”屬于自己的未來。
來源: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