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施工現場,旋挖設備和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大連的新機場——大連金州灣機場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中。
回顧過去十多年,大連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大連機場在全國航空網絡中的影響力也顯著減弱。在此背景下,大連為何還要決定修建一座新機場?
全球最大海上機場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坐落于大連金州灣東部海域,其地理位置獨特,東臨大連市金州區友誼街道與光中街道(兩者隔海相望),西瀕渤海,南接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街道與大連灣街道(同樣隔海相鄰),北達渤海。
作為國內首個離岸式“人工島”機場,該機場占地面積達20平方公里,設計運行等級為4F,計劃建設4條跑道及9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機場。
2023年10月,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項目迎來了開工動員大會,這標志著該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取得了關鍵性進展,正式邁入實質性的建設階段。
該項目將分階段實施,一期工程將建設兩條分別為3600米和3400米長的遠距平行跑道,以及50萬平方米的T1航站樓,預計能夠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噸、航班起降33萬架次的需求。而遠期規劃則包括再擴建兩條跑道和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以滿足未來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萬噸、航班起降54萬架次的需求。
大連現有的周水子機場建于1927年,是國內在運行機場里歷史最悠久的。
然而,隨著大連經濟的快速發展,周水子機場逐漸被城市包圍,距離市中心僅10公里,喪失了改擴建的空間。2022年,大連空港公司指出,周水子機場已成為“城區內空港”,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新機場的建設迫在眉睫。
大連新機場的使命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大連新機場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建設項目,也是東北經濟振興的新起點。
大連與沈陽作為東北地區的兩大核心城市,承載著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
去年,《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大連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大連要在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然而,從當前的經濟增長態勢來看,大連要實現這一目標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今年上半年,大連的GDP為4262.9億元,同比增長5.0%,要在此基礎上實現14.2%以上的增速,進而達到萬億目標,確實存在壓力。
在此背景下,大連新機場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大連空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指出,新機場將成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大連加速推進新時代“兩先區”建設(即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的關鍵引擎。
此外,大連的城市定位也在改變。11月6日,《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得國務院批復,成為北方首個獲批的非省會城市國土空間總規。大連的城市性質由“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升級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新定位使得新機場對于大連的發展尤為重要。
同時,大連新機場的建設不僅是為了滿足當前的航空需求,更是為了推動大連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升級。作為全球最大的填海機場,大連新機場的建成將不僅僅是一個交通樞紐,更是一個集出行與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海上綜合空間。它將為大連帶來大量的流量和關注度,進一步提升大連的國際影響力。
不久前,中國民航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大連新機場作為N類機場的代表,將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和面向特定區域的國際功能,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網絡中的重要一環。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