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以信息平臺建設為牽引,以智能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智慧應用場景為依托,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提升城市設施韌性、管理韌性、空間韌性,推動城市安全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對韌性城市建設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建成一批高水平韌性城市,城市安全韌性持續提升,城市運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重點任務包括實施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建設等。
我國提出全面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是應對當前城市災害風險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對于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促進城市安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市是全國首個把韌性城市建設任務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而“韌性城市”怎么建?辰安科技(300523.SZ)的先行樣本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2022年8月,由北京市懷柔區政府統一部署、辰安科技控股子公司北京辰安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安城市智能”)全程技術支撐的北京懷柔韌性城市應用場景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并發布韌性城市示范項目一期建設內容: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綜合運行監測中心和技術迭代平臺。
在燃氣方面,懷柔區韌性城市一期項目對燃氣管網及其相鄰地下空間、人口密集區工商用戶和家庭用戶三大類場所進行燃氣安全運行監測,“織密”燃氣安全“防護網”。項目通過在地下燃氣管網重點點位安裝可燃氣體智能監測儀,已實現全區50公里燃氣管網相鄰地下空間、50座燃氣閥門井、57處燃氣管線穿越干線公路/鐵路/河流渠道等監測范圍覆蓋。在工商業和家庭端,懷柔區孤寡老人、城中村等6000戶高風險用氣家庭、200余戶工商業用戶安裝了燃氣智能監測產品。在韌性城市監測運行中心專項界面,可以看到地下燃氣管網、工商用戶、居民用戶監測點的實時分布。點擊監測點,就可以查看設備信息、周邊情況等。
在消防方面,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屢屢引發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城市發展中的一大難題。在韌性城市一期建設項目中,懷柔區在南關村、潘家園村兩個人口倒掛村500戶住戶的入戶電表箱處安裝了電流指紋識別感知設備、家庭智能空開設備,以便及時監測電動車入戶充電,提示住戶,實現后臺報警。后臺收到報警信息后,網格員上門查看用戶是否存在違規充電的情況,收到反饋后,再在后臺解除報警,所有流程在15分鐘之內處理完畢。此外,在老城區對76部電梯擴建加裝電動自行車監測攝像機,提供電動自行車入梯監測服務。
據悉,韌性城市示范項目將分期進行。一期項目選取需求最迫切、技術迭代成效顯著的燃氣安全運行監測專項、消防安全專項和韌性城市綜合運行監測中心、技術迭代平臺作為建設內容。2024年,辰安城市智能又成功中標北京市懷柔區韌性城市消防安全應用場景二期、燃氣專項二期及韌性城市綜合運行監測中心值守服務項目,金額超一億。
建設韌性城市有助于促進城市發展與安全治理的統籌建設,深入構建全方位、多尺度、立體化的韌性城市,重點發展城市公共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解決城市安全運行狀態動態監測、安全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防控、協同組織架構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