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李嘉誠在北京朝陽區東四環的“御翠園”項目盛大開盤,推出了前所未有的7.6折優惠,特價房源售價低至7.6萬元/平方米,這一價格甚至低于周邊二手房市場價,引起了廣泛關注。
降價甩賣,李嘉誠穩賺不賠
御翠園,一個集8棟高層住宅與17棟聯排別墅之大成的綜合性房地產項目,總共規劃了1252套住宅單位。根據項目預售計劃,整個項目被精心分為四個階段開盤銷售,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涵蓋3棟高層和6棟聯排別墅,共計473套住宅。
據悉,2023年7月18日,御翠園一期正式取得預售許可證,項目正式進入市場銷售階段。高層住宅提供396套單位,包括140平方米和185平方米兩種戶型,備案均價高達9.8萬元/平方米;而77套聯排別墅則提供345平方米和400平方米兩種戶型,備案均價也達到了9.14萬元/平方米。購房者需繳納50萬元認購金,并在14天內完成首付款支付。
然而在實際銷售中,價格有所調整。高層住宅中,140平方米戶型銷售均價約為8.2萬元/平方米,較備案價下降16.9%;185平方米戶型平均售價約8萬元/平方米,提供兩種折扣,分別比備案價低17.5%和15%。聯排別墅平均售價也超過8.2萬元/平方米,其中345平方米戶型提供兩種折扣,分別比備案價低10.5%和8.5%。
而與御翠園相鄰的逸翠園二手房成交價在6.9萬元/平方米至7.5萬元/平方米之間,帶露臺或花園的成交價則在8萬元/平方米至8.5萬元/平方米之間,相比之下御翠園項目更具性價比。
當然,御翠園也有它的“小遺憾”。由于拿地較早,它的外觀、戶型、園林設計或許略顯“復古”,與現代審美潮流有著那么一點“代溝”。但瑕不掩瑜,得房率方面,高層住宅最高可達82%,聯排別墅更是超過90%,以及實在的優惠,讓人難以抗拒。
也正因如此,銷售現場異常火爆,未預約的客戶往往需要排隊兩小時左右才能進入售樓處。甚至由于周末看房人數眾多,認購量遠遠超出預期,項目方于10月28日將銷售均價從7.6萬元/平方米上調至7.8萬元/平方米,并在次日進一步上調至8萬元/平方米。
盡管御翠園項目“打折大促銷”,對于李嘉誠來說也是穩賺不賠的項目。
御翠園項目的地塊最早于2001年由和記黃埔與北京市簽訂出讓協議獲得,當時以7億元的價格拿下了姚家園地塊。然而,項目進展緩慢,甚至在2010年國土部出爐的閑置土地黑名單中榜上有名。
經過漫長的開發和銷售周期,御翠園項目終于趕在北京地鐵三號線即將于今年底開通之際開售。趁著樓市回調,李嘉誠憑借著精準的市場判斷和獨特的投資策略,再次實現了巨大的利潤。
這波操作,李嘉誠可謂是“老謀深算”,20年前的地塊,如今搖身一變,即便打折銷售,也已是40多倍的利潤。
“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李嘉誠瘋狂甩賣
事實上,“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李嘉誠近年來一直在瘋狂甩賣。
據悉,自2013年起,李嘉誠集團便開始在內地逐步減持物業,這一趨勢在2024年尤為顯著,不僅在內地,在香港也多次以低價拋售物業,七折、八折售房成為常態。
此外,李嘉誠的減持行動不僅限于房地產。據香港聯交所數據,他在10月14日和17日兩次減持郵儲銀行股份,總計約1.01億股,涉及金額約4.75億港元,持股比例由9.03%降至7.96%。
多年來,李嘉誠通過賣出地產業務積累了大量現金流,長實集團在內地套現超過1700億元。同時,他積極調整業務布局,投資全球多元化領域,以降低對傳統地產市場的依賴。隨著地產項目的逐步售出,長實集團在內地和香港的地產項目儲備日益減少。然而,在2023年,長實集團仍釋放出繼續投資房地產的信號,強調在市場低迷和利率高企時尋找新機遇。
但從實際投資來看,長實集團并未在內地大規模購買住宅用地,在香港的物業投資力度也減弱。
截至2024年上半年,長實集團手握現金327.8億港元。
這些現金主要流向了多元化業務,特別是基建和能源領域。長實集團的資產投資正逐步向這些領域傾斜,以降低傳統地產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今年4月和5月,長實集團分別收購了北愛爾蘭配氣網絡營運商和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資產公司的部分股權。8月,又收購了英國陸上風電資產組合的部分權益。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