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62年0食品安全事故的飛鶴奶粉被“網暴”了。
近日,飛鶴奶粉被造謠“被日本企業注資”,“飛鶴進口日本原料”。受這些不實言論的影響,飛鶴的股價在10月15日至17日期間連續三天下跌,很多母嬰門店都出現了購買飛鶴奶粉的消費者退貨等現象,給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表現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僅技術交流
事情的起因是,10月3日,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簽署了一項技術合作意向書,宣布將共同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致力于開發發酵乳鐵蛋白生產技術,并探索嬰配粉模擬母乳的新方法。然而,這一正常的企業間合作消息,卻意外地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曲解,甚至編造出“飛鶴被日本企業注資”和“飛鶴進口日本原料”的謠言,進一步激發了陰謀論的傳播。
而根據飛鶴披露的信息顯示,此次合作僅為“合作意向”簽約,并未涉及原料進口或注資等敏感事項。雙方的合作重點集中在相互技術合作以及對發酵乳鐵蛋白技術的開發上。
飛鶴之所以選擇與協和發酵合作,主要源于乳鐵蛋白對嬰幼兒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乳鐵蛋白具有預防和治療嬰幼兒腹瀉、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呼吸道疾病、新生兒敗血癥等多種健康效應。然而,中國乳制品行業在乳鐵蛋白等原材料方面長期存在自給率不足的問題,曾經高達98%的乳鐵蛋白依賴進口,這成為制約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瓶頸。
為了打破乳鐵蛋白自給率不足的局面,飛鶴決定自主研發乳鐵蛋白生產線,并成功研發了層析超濾技術。同時,飛鶴也意識到,要在全球市場上與同類企業競爭,就必須掌握更先進的技術。因此,飛鶴選擇了與全球頂尖的高科技發酵產業企業——協和發酵進行合作,共同研發發酵生成乳鐵蛋白技術。協和發酵在醫藥和食品領域的多種原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將為飛鶴提供寶貴的技術支持和經驗分享。
針對互聯網上出現的關于“飛鶴進口日本原料”等大量失實言論,飛鶴于10月18日通過官方渠道發表聲明,表示這些言論不僅誤導了消費者,還對飛鶴的品牌聲譽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飛鶴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已經立案偵查。
然而,盡管官方已經辟謠,仍有部分網友“不買賬”選擇繼續抵制飛鶴,認為飛鶴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考慮民族感受,并對與日本企業的合作表示反感。
研發投入高
事實上,飛鶴不僅與協和發酵進行了本次合作,更早已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了廣泛的母乳研究合作,聯合了7國20余個研發機構,共同探索母乳的奧秘。更早在2009年,飛鶴就參與了國家“863計劃”,開始建立自己的中國母乳數據庫。
為了推動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飛鶴先后搭建了多個領先的科研平臺,包括哈佛BCH-飛鶴腦發育基金會、北大醫學-中國飛鶴營養與生命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以及飛鶴-江南大學母嬰益生菌聯合創新科研中心等。這些平臺不僅為飛鶴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還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國家及省級的重要科研項目,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自主研發方面,飛鶴更是投入巨大。2023年,飛鶴的研發費用占比在乳企中位居前列,顯示出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自2017年以來,飛鶴的研發投入增長了40多倍,達到6.1億元,為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和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此外,近年來飛鶴還針對母乳中對嬰幼兒免疫力、神經發育有著重要作用的成分,如母乳低聚(HMOs)、骨橋蛋白(OPN)、磷脂、DHA/ARA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飛鶴在檢測和分析方法上提供了行業標準,并在營養組合功效上進行了創新探索和產品應用,取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飛鶴還牽頭了“基于中國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嬰配乳粉制造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并成功獲批。
所以一直致力于為中國寶寶提供世界一流奶粉,飛鶴何錯之有?只不過是恰好需要的技術日本企業有罷了。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