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轟解決不了極越銷量問題"
作者 |?魏 強
編輯 |?盧旭成
8月22日早9點40分,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發朋友圈炮轟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雷軍這樣的企業家,有點公德心和羞恥心好不好?每臺車虧6萬,虧那么多你還賣那么多干嘛?有些企業虧是因為不折價就賣不掉了,小米和雷軍這叫啥?放在以前這就叫作傾銷,這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圖片來源:朋友圈截圖)
此番言論的緣起是,8月21日,小米集團發布了2024Q2的財報,數據顯示,小米汽車Q2賣了27307輛,收入64億元(每輛車平均售價23.44萬元),虧損18億元,平均每輛車虧6.6萬元。雷軍和小米總裁盧偉冰都解釋了虧損的原因。
雷軍8月21號在微博上表示:“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則說:1、小米汽車的規模較小,而汽車是一個典型的規模經濟的行業,未來有信心做大汽車的規模;2、小米第一輛車是純電轎車,其投入成本本身就比較高,消化這部分成本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其實,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里,除了理想汽車外,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小鵬汽車Q2財報顯示,賣了30207輛車,收入81.1億元(賣車收入68.2億元,每輛車售價22.58萬元),虧損12.8億元,平均每輛車虧4.24萬元。
零跑汽車Q2財報顯示,賣了53300輛車,營收53.6億元,凈虧損12億元,平均每輛虧2.25萬元(單車收入10萬元,成本9.8萬元,單車毛利0.3萬元)。
極氪汽車Q2交付了54811輛車,營收200.4億元(整車銷售收入134億元,平均每輛車售價24.45萬元),扭虧為盈。
……
如果從賣車收入看,剛上市1個季度(3月底上市)的小米汽車已超越零跑汽車,跟小鵬汽很接近了。從這一點上看,小米汽車確實銷量增長極快。而我們注意到,極氪汽車、小鵬汽車、小米汽車的平均車單價相近,小鵬汽車Q2賣了3萬輛車,巨額虧損;極氪汽車Q2賣了54800輛車,盈虧平衡。如果不算前期龐大的投入分攤,小米汽車想扭虧,每個季度至少賣55000輛車(每月1.83萬輛以上)。而小米汽車Q2財報上很有信心表示,到11月完成10萬輛的交付,相當于7-11月這5個月,每月完成1.45萬輛的交付。顯然,即便今年小米能完成10萬輛的交付,依然虧損嚴重。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是2014年開始造車,至今已10年了,依然高額虧損。小米汽車只用9個月就逼近極氪的盈虧平衡線,這速度令人乍舌。
這難怪刺激到同樣是2021年開始造車,2024年上半年銷量只有2700輛(月均450輛)的極越汽車(據長江商報報道)炮轟雷軍了。
極越汽車是誰?生存狀況如何?炮轟雷軍有助于其逆風翻盤嗎?
(極越汽車官網截圖)
據官網資料,極越稱自己是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網絡廣告投放也是這個定位),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聯合打造。
天眼查資料顯示極越母公司是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9日。極越汽車的前身是集度汽車,由百度與吉利汽車2021年1月共同成立,2022年6月發布了首款概念車ROBO-01。2023年8月,集度更名為極越,集度ROBO-01改名極越01。天眼查顯示,極越由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5%,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曾用名:集度汽車有限公司,百度旗下)持股35%。
2023年8月14日,“極越”正式發布,首款車型為“極越01”。9月19日開啟預定,6小時訂單便達到了9857臺,24小時訂單達到15389臺(當時眾多媒體傳播)。
2023年10月27日,極越01正式上市,定價為24.99萬元起。1個月后,極越01全系車型(極越01 Max、極越01 Max Performance)價格直降3萬元(起步價降到21.99萬元),長續航三元鋰電池選裝包(100kWh)同步下調1萬元。
極越CEO夏一平曾在2023年10月28日接受采訪時候表示,極越對標特斯拉,有望在2024年完成月銷過萬的目標。
如果按2023年9月19日宣布的預訂數據,極越汽車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不可能只有2700輛(15000臺預訂訂單,從2023年11月開始交付,到2024年6月30日,總計8個月,每月至少交付1875臺)。顯然,極越汽車預訂數據可能有水分。
藍鯊硬科技查詢蓋世汽車發布的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造車新勢力車型銷量排行榜,從2024年1月查詢到7月,都沒有發現極越汽車01的銷量蹤跡,這個榜單可是連月銷只有34輛的小鵬G3都在列的。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2月與2024年1月,極越01分別實現銷售774輛、218輛。
據接近極越汽車的人士李旻(化名)透露,極越汽車之所以銷量不佳,主要投入太少了,“以前極越在市場端看似花錢了,但那些錢和行業平均水平比就是仨瓜倆棗的投入。這還咋賣車?品牌建設(改名后重建)也要成本。”2021年3月,雷軍宣布造車,小米汽車前期投入100億元,總投入預計100億美元(超600億元)。這也是導致其前期每賣一輛車虧損6.6萬元的核心原因,因為要攤銷前期的巨額研發、投廠等投入。
不過從公開資料看,極越汽車投入的資本并不少。
極越汽車的前身集度汽車2021年1月宣布成立,3月獲得3億美元啟動資金(約20億元)。2021年4月,集度汽車CEO夏一平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未來五年,百度將向集度汽車投入500億元研發資金,因此認為小米和華為不足為懼。2022年1月集度汽車宣布完成近4億美元(超25億元)的A輪融資,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投入。
可惜,極越汽車雖然有不錯的預訂量,但交付量不讓人滿意。2024年1月,夏一平對整個營銷和銷售團隊大換血。2024年3月25日,極越AI DAY 2024技術大會上,夏一平反思了銷量低迷的原因,“過去很多門店是以簡單粗暴的優惠政策吸引用戶,賣東西賣錯了。”夏一平說,極越 01 要賣體驗而不是賣硬件。極越主打“汽車機器人”,上市5個月,極越 01 已經推送了5次OTA。2024年4月15日,夏一平學習了今年車圈最火的企業家IP營銷,邀請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共同開啟了一場雙CEO直播,夏一平直播中發放了福利:4月15日至5月31日購買極越01并完成交付,即可享受ROBO Drive Max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終身免費。
極越汽車銷量不佳,2024年卻因為兩次事件意外爆紅——一次是2024年4月極越“員工買小米汽車被開除”。極越汽車后來發表聲明稱,并非因員工購買某米汽車而予以開除,而是員工系上班時間從事與公司事務無關,明顯有悖于其本職工作職責和職業道德的行為。一次是8月22日極越公關負責人炮轟雷軍虧損搞傾銷。
結語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卷入天際的2024年,因為行業產能過剩(見藍鯊硬件科技稿件),上游電池等成本下調,價格戰烽煙四起,行業淘汰賽加速進行,誰能最后留在牌桌上?核心看誰賣的車多,至于盈利應該被很多品牌放在第二位。小米汽車借助小米的品牌,借助小米之家的線下渠道,借勢小米生態鏈積累的用戶,快速上規模,毫無疑問是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之一。極越汽車既要面臨廣汽等傳統車企的競爭,也要面對蔚小理零跑哪吒等新勢力的壓力,還要面臨吉利系對手(極氪、領克、吉利等)的PK,應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時靠公關一號位的炮轟恐怕解決不了銷量的根本難題。